梧桐树下的斑驳陆离——百年租界

梧桐,是 上海 的市树。在许多往日幽静的街道上,两旁高大的 法国 梧桐遮天蔽日;阳光被透过密密的叶丛,在路面投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就像这座城市五彩斑斓的命运。

作为市树的 法国 梧桐不是真的梧桐树,其学名称为 “三球悬铃木”,并不属于植物分类中的梧桐科。当年租界扩界筑路时大规模从海外引进,所以百姓俗称其为 法国 梧桐。如今是 上海 大街上最常见的行道树。

上海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位“门下食客三千,多有鸡鸣狗盗之徒”的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上海 的母亲河黄 浦江 早年就称“春申江”或者“申江”。虽说是唐朝开始设 华亭 县,实际上直到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时, 上海 依旧是一片淤泥地,几个小渔村。 上海 的真正崛起,不过才一百多年的事情。

上海 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来 上海 旅游,欣赏那些风格迥异而又精彩纷呈的建筑是一大享受。

华灯初上,黄 浦江 畔,那排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著名建筑,在灯光下格外夺目,无言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海 的开埠源自于一百七十多年前那次被迫的“对外开放”——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从1845年清政府与 英国 达成辟设英租界协议,到1943年英法向 中国 政府交还租界,整整一百年光阴给 上海 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外滩地区是 上海 最早的租界区,也一度成为远东金融中心,号称“东方华尔街”。外滩和 南京 东路,构成了当年所谓“十里洋场”的主体。

那面朝黄 浦江 的每栋气度不凡的大楼,当年不是银行就是洋行(即贸易公司)!原来 上海 要建设四个中心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底蕴的;在一百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是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