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流传的北京指点江山,天津退隐江湖,到底是什么意思

民国有句话叫做北京指点江山,天津隐退江湖,在整个民国前期的风气都是这样的,同样这也是北洋军阀不成文的惯例,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天津是个好地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排名和现在并不一样,由于交通方式的不同,民国时期的城市格局和现在的差异很大,最大的城市自然就是上海了,但是第二大城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北京,而是武汉,北京连第三都算不上,第三是天津,第四是南京。而北京在民国时期除了政治中心的地位外,别的方面影响力都非常弱,等到南京的国民政府的时候,影响力就更加弱了,但天津不一样。

因为海运的发展,所以天津也发展得比较快,外国侵略者打开了华北的大门,各个国家都在天津划了自己的租界,在北洋时期的天津,基本上都是外国人建立起来的。因为外国人的涌入也导致天津的生活非常西化,华北第一家西餐厅就是在天津建立的。而直到现在有很多欧式建筑可以看见,曾几何时,天津的人口一度是北京的6倍多。

而且这个地方建设优良设施完善。外加当时在这个地方独特的制度,不论你是政客还是军人,只要你有钱,你完全可以在租界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不要怕你的仇家到租界找麻烦。这对于这些失意的人来讲是最为重要的。

而对于北洋军阀来讲,回到天津第一安全有保证,第2生活设施比北京还好很多,而且天津这个地方有很多厉害的人,各种西方的娱乐活动他们都能接触到,而且最重要他们离北京近,有复出的可能性。

北洋军阀的人物基本上都跟袁世凯混出来的,袁世凯起家的地方就是天津的小站练兵,天津曾是李鸿章,袁世凯以及后来的北洋军阀三代人所经营出来的,北洋军阀在这个地方根深蒂固,无论是满清遗老,还是国民党,日本人,都别想在天津占北洋军阀的便宜。

当时,日本人想请段祺瑞南下上海,但是段祺瑞就是不去,他知道自己肯定去了,就是案板上的鱼肉,没有任何人能够庇护他。

而和天津相比,南京国民政府中的失意者大部分都去了上海,就是因为政治中心变成了南京,这就像汉朝的时候。当时有名的那些人物出家修道,不去那些不去那些名山大川,而是要去终南山,就是因为终南山离长安近。所谓隐退,只是说给别人听而已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