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坐拥30万大军,掌握江南半壁江山,为何他却不愿称帝?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先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从以上曾国藩的生平简介中不难看出,他的发迹主要是因为组建湘军并剿灭了太平天国。其实在1863年湘军攻下天京城(南京)之后,曾国藩实际上就已经控制了整个统治集团,地盘几乎覆盖了整个江南半壁江山,就当时的军事实力而言,他比清政府要强上很多。比如曾国藩拥有30万以上的军队可以直接调动,其中包括其弟曾国荃率领的5万多嫡系湘军,李鸿章的5万多淮军也归他节制,还有左宗棠的楚军等等。

再来看看风雨飘摇的满清政府,他们唯一能够仰仗的,也就只有曾格林沁一人而已。但就当时的局势而言,曾格林沁的军队已被北方的捻军牢牢地牵制住了,很难抽身。所以,针对时下有利的局面,如果曾国藩登高一呼,从清政府的手中夺取统治权,应该不算什么难事。但事实上,曾国藩在攻下天京之后,就把大量的湘军裁撤了,老老实实的做了一个忠于清廷的忠臣。

其实,在攻陷天京之后,曾国荃以及湘军一些将领都曾劝说过曾国藩,让其抓住有利时机起兵称帝,但最终均被曾国藩严词拒绝了。那么问题来了,在太平天国运动被剿灭之后,曾国藩坐拥30万大军,掌握江南半壁江山,为何他却不愿称帝呢?

第一,称帝的条件不够成熟。

首先,当时的清政府虽然腐败无能,国力衰败,但北方的曾格林沁依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主要以骁勇善战的骑兵为主。就算是被捻军牵制住,但是只要曾国藩起了反心,曾格林沁这支铁骑必然将主要精力用在对付湘军身上。因为相比农民为主的捻军而言,曾国藩的湘军可是正规军,而且刚刚剿灭了太平军,兵锋正盛。

其次,湘军在攻克天京之后,其内部必然人心归思,不愿再战。而且湘军是以“忠君报国”的思想为号召而组建起来的,一旦曾国藩称帝,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

再者,曾国藩没有得到“友邦”各国的支持,他如果称帝,未必会得到列强的承认。因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更容易被列强掌控。

最后,满清政府虽然腐败,但并不傻,他们一直以来,就对汉人有所忌惮和防范,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汉人,更是显现出了老谋深算和戒备森严的一面。

第二,忠君报国的思想。

曾国藩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他满脑子都是忠君报国的思想。另外,曾国藩组建湘军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还有,曾国藩的个人追求就是做个名副其实的中兴名臣,封侯拜相,从而光宗耀祖。

第三,一旦称帝,势必破坏全国统一。

如果曾国藩一旦称帝,势必会再次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全国又要出现混乱割据的局面,那么好不容易赢来的统一局面,就又要被打破了。而这一点,是曾国藩不愿意看到的!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所以曾国藩虽然坐拥30万大军,还掌握着江南半壁江山,而他却不愿称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