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大败后一名军官不但不跑,反而要求参加红军,后成开国少将

在一千多位开国将帅中,钱信忠少将投奔革命的方式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他为了参加红军,经历了很多坎坷,后来是在战场上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成为红军中的一员。

1931年7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曾中生率部来到湖北省黄安县河品镇,与河口县独立团会合。几天后,闻讯赶来的国民党李默庵部三十旅一个先遣营,向独一师外围阵地发起攻击。

战斗打响之前,曾中生就已经得到情报,随即充分利用优势地形,集中优势兵力,为敌军布下一个“口袋阵。”

李默庵的先遣营离开夏店镇,大摇大摆地向河口进击。自西向东涌了过来,前面是尖兵,后面是大队人马,顺大路大摇大摆推进。

伏在一座山丘后的曾中生从望远镜里看得很清楚,待敌人前卫营进入包围圈。埋伏在四周山地的独立师和河口独立团的红军战士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以优势火力打得敌人来不及招架,就扔下许多尸体和行李逃跑了。独立师和独立团首战告捷,歼灭敌人先遣营2个连。

独立团一营战士在打扫战场时,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重大“收获”。

一营长刘震带着几个战士打扫战场,当他们来到一块稻田边时,突然从稻田中站起来一个穿着黄斜纹布军服、脚踏皮鞋、背着皮挎包的国民党军人。他大声喊着:“红军弟兄们,别开枪,我是来投奔革命的!”

刘震想:“看他穿戴整整齐齐,白白胖胖的,肯定是个军官。”便带着战士一拥而上将他包围,七手八脚把他捆了起来。

那个军官好像钉在地上,动也不动。他大声喊着:“让我再说两句,我是来投奔革命的。我没有随大部队往回逃跑,是有意留下来参加红军的,要跑我早就跑掉了。”

所有在场的战士都不相信他的话,还要捆他。刘震大声斥责:“你是跑不掉了,才如此胡说!”

“不是。我叫钱信忠,是国民党第十师医务室主任。我中学毕业后,有救国拯民之志,出国留学学了医学,回国后为上海宝隆医院医生。我对国民党看不惯,志向是革命,早就看过你们红军的书和报纸,并为很多红军领导人治过病。不信,你们把我送到你们上级司令部去。”

“你胡说,既然倾向革命,为什么成了李默庵的医官?”

“这都怪我没有经验。‘一二八’淞沪抗战,十师打得很英勇,我和师长李默庵是朋友。我说守土抗战,人人有责,他劝我抗战就要从军。谁想到参军后不是打日本,而是来打内战,是来打红军,我就后悔了。一下火车我就寻机回到红军中去。昨天听说红军要来进攻,我就自告奋勇来到了先遣营。”

钱信忠的话令刘震听了还是似信非信,他灵机一动,又提了个问题:“你说你为红军领导人治过病,你都认识红军里边的哪些人?”

“在上海宝隆医院,我替程子华、曾中生、陈赓-看过病,替陈-赓治过枪伤。他是在南昌起义负伤后到上海治疗的。”

刘震轻轻自语:“程子华不认识,但陈-赓、曾中生不都是那豫皖红军中的师长吗?曾中生不是在前线吗?”

他转身对战士们说:“把他押回去!”

上海宝隆医院,是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属于无人盘查的帝国主义医院。上海地下组织经常在此传递情报。在宝隆医院工作的钱信忠参加过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曾和他一道参加武装暴动的上海地下党相关成员知道钱信忠思想进步,就找他秘密转信,这便是钱信忠革命生涯的开始。

“九一八”事件后,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积极要求抗日。结识李默庵后,他被李的抗日言辞所吸引,找到他要求从军,李默庵让他担任十师医务室主任。

“一·二八”后,钱信忠才知道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不久,上级又命令他所在部队开赴鄂豫皖苏区“剿共”,他失望至极。从进入苏区第一天起,他就想投奔红军。就这样,当敌先遗营逃跑时,他留了下来。

钱信忠的到来,使偌大的鄂豫皖苏区医疗战线受过正规教育的医生达到14人。当时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说:“我们的革命事业有无希望,看看我们医院的钱信忠院长就可以清楚。他有技术,还不是党员,随时可以离开红军,到外面去不愁找不到职业,可以过舒适的生活。但是他没有离开红军,他甘愿同我们在一起坚持斗争。”

刘震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俘虏”,后来成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医疗骨干,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