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花掉1.5亿元钱做了什么事?300张多发票让他因祸得福!

1950年底,解放军第23军69师驻防上海嘉定罗店镇。一天,师政委张孤梅把宣传科长张优叫去,说:“张科长,给你一亿五千万元钱,你去办一件事!”

当时的一亿五千万元虽是旧币,但也是很大一笔钱。张优乍一听到张孤梅说出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惊讶地说道:“什么任务要用到这么多钱?”

张孤梅说道:“情况是这样的,部队文化生活枯燥,住在大城市边上,却没有电影看,下边反映不少。我要你去上海市区采购一台电影机,包括一套发电机和一套电影机放映所需的工具。另外,再聘请一位放电影及维护发电机的工人,放映员要会修机器。总之一句话,我让后勤部拨给你一亿五千万,限时三个月,紧多四个月时间,全师都要看到你买来的机子放电影!”

张优听了张孤梅交代的任务,心里呯呯直跳,说:“政委,这个任务比打敌人山头还难!我虽是在上海长大的,但那时还是个小孩,从来没买过这种大件的东西。何况还不是买一件,这一套加起来等于一个小影院。我怕是办不好这件事。”

“什么话!你从来打仗勇敢,工作刻苦努力,品德也是优秀的。我一亿多元钱交给你,是对你极大的信任。你把打孟良崮的勇气拿出来,为全师指战员办一件大好事吧!”

张孤梅接着说:“不要以为只有打仗苦,平时有些任务,也是要有拼命精神才能完成的。我已经打过招呼,你马上就可以去领款。工作不许讨价还价,我下达的也是战斗任务”。

张孤梅态度这么坚决,这么严肃,张优只好表态:“报告首长,我知道了,克服千难万险,坚决完成任务。”

当张优表态接受任务后,张孤梅又严肃地讲:“任务下达了,钱也给了你了,可是你要知道,一亿五千万,钱怎么用?不能受人骗。不懂机器,要去学,现在美国人对我国封锁,我也调查过,新机器是买不到的,只能买旧货。外面投机商人多,我给你两句话,个人廉洁,不吃大亏,提高警惕,不受引诱。”

“谢谢政委信任。我今日领款,明日启程去上海。”

接下来,张孤梅又告诉张优,给他两个关系,一个是华东局的黄源,另一个20军28师宣传科长宋丹,正在上海治淮指挥部参加军管。他俩也许有一点采购线索。最后张孤梅又表示可以把吉普车借给张优用几天。

于是,张优到师后勤部财务科开了一张一亿五千万的支票,次日就去上海了。他先到了华东局,可找不到黄源。然后到上海治淮指挥部,找到了宋丹。

宋丹问清情况后,给他介绍了一位名叫陈映荣的电影放映员,此人在当时上海唯一的国营电影院——国际大戏院工作,对电影机非常熟悉。

陈映荣得知张优是军人,一口气给他讲了两小时课,包括电影放映机的种类、世界各国的品牌、二级市场形势、基本价格、如何讨价还价、如何鉴别好坏……讲完电影机,又讲发电机,什么叫容电量KVA、多少KVA合适……

陈映荣还说,既要买到好的电影机,又要价格公道,那就要等机会,因为市场上现货是没有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映荣常带张优到上海各电影院找熟人、跑关系、摸行情,如东海电影院、浙江电影院、金门电影院等都去过。

张优还几乎每天都泡在北京东路看发电机,到处学,到处问,几乎跑了两个月,学到了不少知识,电影机和发电机总算有眉目了。

最终张优相中的那台电影机是一台英国造的皮包机,开价八千万。他找地方试放,了解新旧程度、机器的毛病,最后杀到六千五百万成交。发电机两千八百万,也杀了价,试用了一周。

张优没经过商,不懂支票,他问商家,要现款还是支票?商家说,最好是现金。张优便跑到外滩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拿了后勤部领来的一张支票,要领现金。

银行工作人员一看这么大的数字,问:“你一定要现金吗?”

张优说:“我要采购许多东西,一定要现金。”

“你带什么用具、车辆来的?”

“我什么也没有带。”

“那我告诉你,你先去找一辆车,然后买几只麻袋,估计你的钱要三只麻袋才能装下!”

张优说:“那我今天不拿了,下次再来。”

当天张优回到罗店,把张孤梅的吉普车开到上海,又去北京路买了四只麻袋。到了外滩银行,手续很简单。张优拿出支票,花了一个小时,一亿五千万元钞票就装到了四只麻袋里。

张优和司机两人把四麻袋钞票抬上吉普车,暂时存放在淮海路张优的表姐家里,好在那里很安全,没有出什么意外。

生意做成之后,商家要送张优一只小蔡司照相机以表感谢。张优心里虽然很喜欢这只照相机,但他知道这样送东西是贿赂行为,决不可接受。

对方又说:“业务办成请你吃一顿饭吧!”

张优说:“不可以。我们是解放军,不许拿人民一针一线,何况吃饭。”

商家又说:“明早请你吃早茶。”

张优答道:“解放军一丝不苟,一尘不染。谢谢了!”

陈映荣在一旁听了,称赞道:“你是真正的解放军!”

接下来,张优请了三位师傅(两位是放映员,一位是修发电机的),再就是买银幕及各式各样的修理工具、易损零配件,总共开出300多张发票。张优去买东西时,总要先弄清每张发票的真伪,并按照当时税务制度规定,要贴上印花税。

就这样,张优前后花了1.5亿元钱、96天时间、300多张发票,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这次采购任务。

他回来后做了三件事:一是向张孤梅汇报采购经过、账目情况;二是把机器、人员交给宣传科有关人员负责管理,并在当晚放映由他租回的电影《翠岗红旗》、《青年大会师》和《桥》,部队官兵看了电影皆大欢喜;三是向后勤部报了账。账目反复核对四遍,余款交回,无错账、漏账。

不久,全国在动用公款一亿的人中,抓出“小老虎(即贪污分子)”的几率很高。而张优动用的公款为一亿五千万,工作组排查摸底,认为他肯定有贪污。于是从机关抽了三名财务干部,到上海查了整整20天,把张优报销的300多张发票一张张反复査。

最后经反复验证,张优完全清白,毫无问题,总算解脱了。经此一事,张优反而得到提升,从原来的副科长提为科长,行政级别也从正营级提到了准团级,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一场可能发生的风波由于张优的“廉洁自律”而悄然平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