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首精彩的宋词,诗词中每一个意象都是多有几分悲凉

宋词向来有这样的审美特征,都是表达词人对此事此刻人生体验的直接反应。诗词和词人的人生完美交融。从这些诗词的体验当中可以看到彼时词人所经历的人生,词人当时所曾经有过的心理体验。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首诗词就是词人对自己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的真实体验。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碪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这首古诗词就是周密的《玉京秋·烟水阔》。周密是宋代很有才华的一个词人。南宋末年在词坛上也很有名气。这首诗词是他的一首代表作,而且不光是这首词是他自己写的,词牌名也是他自己独创的。这样的一个有才华的词人,遭遇南宋末年之苦,其中的诗词情感基调就非常的悲伤。

因为他毕竟生活在末年。时刻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这首诗词就写于客中秋思,他自己孤身一人来到了临安城。全词写自己的孤独,写自己的离愁别恨,更有几分悲秋之感。

仔细品读这里边的诗词字眼,多有几分悲凉。就拿上片来说,“残照”、“凄切”、“飘叶”、“衣湿”、“露冷”、“”凉花、“秋雪”都带有几分悲凉之感。这些字眼可以说是都有独特的意象,而且也都在描写秋天萧瑟的季节带给人的体验。

到了下片当中更是写这种萧瑟情景当中个人的情绪。“客思吟商还怯”,词人一个人来到京城,面对萧瑟的秋天,感觉到心情非常的苦涩。“怨歌长、琼壶暗缺”,长歌当哭,竟然把玉壶敲碎。就如同夏日的团扇被抛弃,就如同鲜艳的荷花凋谢,一切美丽的景色都在这萧瑟的秋景中消失不见。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在这样的季节,词人在萧瑟的秋风中独立,但是心中无比的怨恨。因为他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世界,因为他孤身一人在他乡感受到秋风的肆虐。悲秋之苦加上他他乡羁旅,这样的苦涩,有几个人能够坦然相对?

“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最后的这一句更带有悠悠的意境之美。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西楼侧耳倾听?其实就是在写诗人自己的形象。他被箫声吸引,更在的萧瑟的秋景当中感觉到孤独,感觉到悲哀,感觉到悲凉。他把自己融入到图画当中,从他人的视野来看待自己本身所在的景色,也才写出这样颇具风味儿的诗词来。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