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诏狱到底有多恐怖?基本没人可以扛过来,但王阳明就出来了

相对来说,诏狱比地方衙门更廉洁

说诏狱恐怖,那是因为进去的都是权贵士大夫,而这些人又掌控了舆论风评,他们出来就会写文章谴责,久而久之,诏狱名声就臭了。不是有这么句谚语嘛“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而诏狱呢,虽然只对皇帝负责,但下狱的官员权贵毕竟是统治阶层,除非罪大恶极的或者株连案子,不然皇帝还是会给他们一定面子的,就算不给面子,所有刑罚也是在明面上。

明朝诏狱,进入的多出来的也多

大明诏狱专指锦衣卫的北镇府司狱,这个诏狱很有意思,里面关押的都是钦犯,所谓钦犯就是皇帝下旨查办的犯人,但他们罪名有大有小。

罪名小的,比如殿前失仪,金銮殿上打个喷嚏,皇帝一个不开心也会让你去诏狱里反省一下,这样的进去的会出不来么?

罪名大的,例如造反谋逆,都造大明朝的反了,进去还想好过,还想出来?和这类大罪沾边的,进去了,基本没什么好结局。比如胡惟庸、蓝玉案件,很多人都倒了大霉。

还有一种可大可小的罪,比如官员谏言,也有很大可能享受一下诏狱几日游,运气不好,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运气好了,反省一下就能出来。像当年的大礼仪之争,一关就好几百人,不知多少人享受了诏狱廷杖之罚,多少人没熬过去。

明朝很多名人,都享受过诏狱待遇

比如最后一个圣人,心学大师王阳明,明史中记录那年王阳明得罪了刘瑾,被打了四十大板,然后发配贵州龙场。结合他的书,基本可以确认,王阳明先是被打四十大板,然后进诏狱呆了一段时间,最后被贬王贵州做驿丞。

进诏狱的很多,没出来的很多,出来的也很多,把诏狱当做平常衙门监狱一样看待就好,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一个是皇帝管官员,一个是官员管老百姓罢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