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陈庆之说:我只要七千人就能无敌天下

话说,在努尔哈赤组建满洲八旗兵后,面对如此赫赫军容,曾豪气盖云的说:“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面对腐败落后的明朝军队以及上百年没打过仗的落后朝鲜军队时,满洲八旗军的确做到了这样辉煌的成绩;但是努尔哈赤忘了,在李成梁还在的时候,在精锐的李家军还在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奴仆,李家军实在太强大了;可惜后来李家军前往朝鲜和日本战斗的时候,损失惨重,以至于东北失去了精锐部队的镇压,这才有了努尔哈赤的崛起。而且就算崛起了又能怎样?结果还不是被死死的钉在了东北?连宁州锦州防线都突破不了,更别说后面还有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而且明朝压根就不是亡于满洲之手,而是被李自成从内部攻破的。后来多尔衮想趁虚而入,结果只能在山海关下徘徊;如果不是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主动投降的话,满清根本入不了关,就这样还好意思自夸“满万不可敌”?

但历史上还真的有一位名将做到了,而且他所指挥的还不到万人,只有七千人;这人就是白袍战神陈庆之。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人,出生寒门,但颇有见识,在十八岁时被梁武帝萧衍所提拔,担任主书一职;这文职类工作一干就是二十余年;直到陈庆之四十一岁的时候,才开始初掌军权。当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后由于豫章王萧综的叛变,导致大军溃败,全军中,仅有陈庆之一部斩关夜退,所辖的部队全部生还;梁武帝大为惊喜,发现这陈庆之还是一员非常有潜力的武将。

在当时,那可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此后,梁武帝便开始委以军事重任;比如在公元526年时,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李长钧筑两城以拒之,陈庆之攻拔两城。后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52城,获75000人。此次军事行动,让梁武帝明白,陈庆之真的是一员军事奇才。自此以后,陈庆之的人生,仿佛就像开了“挂”一样;在涡阳之战时,陈庆之率两百轻骑突袭魏国军队(十五万),大破其前军,威猛丝毫不亚于逍遥津的张辽;后双方交战上百次,最终陈庆之率军连破魏军十三座大营,又降城中3万余人,夺取了涡阳之地。

后来,北方的魏国发生内乱,尔朱荣权倾朝野,夺取了朝政大权,大肆屠杀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乱而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这七千人就是传说中白袍军了。这陈庆之就是靠着这七千白袍军,屡战屡胜,并一度攻下了洛阳。据不完整考证,白袍军在睢阳大破7万守军,攻占城池;考城歼灭2万守军,攻占城池;进攻7万御林军防守的荥阳,胶着中遭援军20余万包围,然后在包围圈形成之前,大破荥阳,攻占城池。

在陈庆之攻占洛阳的时候,尔朱荣在北方集结了三十余万大军,伺机反扑洛阳;而陈庆之的白袍军,由于经历多场大战,已经折损了很多了,这是一场实力极为悬殊的大战,甚至远超“赤壁之战”。按理说此次陈庆之完全没有胜算。然而陈庆之再一次创造了军事奇迹,在中郎城阻截了尔朱荣三天,这三天里战斗异常激烈,最终因为尔朱荣损失惨重而被迫撤兵。但最终,陈庆之还是不得不撤军,尔朱荣亲自带领大军追击陈庆之部队。陈庆之的人马在蒿高遇到了山洪暴发,正在渡河的军队被洪水吞没,幸好陈庆之本人幸免于难。由于陈庆之在北魏这段时期的战绩实在太不可思议,所以在正史中,并不太认可。

和陈庆之的白袍军比起来,努尔哈赤的那所谓的“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简直就像笑话一般。靠着七千人,而且还都是骑兵,就能攻下魏国的都城洛阳;就连对方派举国之军来攻,都能全军而退;如果不是天灾的话,说不定陈庆之还能带着白袍军安然回到梁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