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打下一半汉朝江山,为何刘邦铁了心要杀他?

韩信打下一半汉朝江山,为何刘邦铁了心要杀他?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是汉高祖刘邦曾发出的感慨,确实,韩信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他的才能毋庸置疑。资治通鉴有云:汉朝能够得到天下很多都是韩信的功劳。韩信对汉朝有大功,但却没能得到善终,后世常以功高震主的观念来解释韩信悲惨的下场,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韩信的死是多方面的。

韩信有谋略不假但却缺少人情,汉初三年,张耳及韩信一起率军攻打赵军,没过多久就将后者击败了。仅过一年,韩信便向刘邦举荐张耳为新一任赵王。然而很久以前,刘邦就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不再分封。对于这一点韩信心里应该很清楚,然而他还是向刘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可见此人在政治方面就很愚钝。

再比如,韩信灭了赵,燕后准备讨伐齐国,彼时刘邦手下的谋士郦食其表示自己可以出使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将后者纳入囊中。郦食其得到齐王接见后不久便三言两语说服了后者,汉从齐国国君手中得到了七十多座城池。此事很快传到了韩信耳朵里,韩信心高气傲,趁着汉齐友好和睦的蜜月期攻打齐国,郦食其因此被杀,刘邦因为韩信的任性失去了一位当时相当有实力的智囊,韩信此举又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齐国灭亡后韩信自封为假齐王,隐隐有自立为王的架势,虽然刘邦听从了张良的绥靖计策,封了韩信为“真齐王”,但此后君臣之间的关系在背地里已经彻底破裂,可笑的是,韩信对此竟然毫不知情,还感恩戴德的感谢刘邦,日后心甘情愿为他卖命。一个城府一眼就能被看破的人,再加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下场肯定不会好。

公元前197年,韩信趁着刘邦率军亲征讨伐代王的空子假传皇喻,赦免了相当数量的囚犯,准备发动政变,此事很快败露,韩信被杀。汉初的韩信是很值得品味的历史人物,联系他的过往我们不难看出,此人在东征西讨的途中野心日益膨胀,明显不甘心为刘邦卖命。而其矛盾的行事作风也正是心术不够深的表现。事实上刘邦早已为韩信准备了死路,他深知自己死后韩信必反,所以无论韩信当初有何举动,最后的下场都不会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