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期间四位牛人的绰号,马超的最霸气,刘备的好尴尬

三国时期,英杰辈出,因为他们出众的表现和不同的特色,世人给了他们各种各样的绰号,你全都知道吗?

姜维外号为“幼麟”。姜维是诸葛亮时代蜀汉的军政领导者,诸葛亮北伐政策的延续者。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姜维执掌了蜀汉军权,在他的带领之下,蜀汉几次和曹魏交锋,尽管实力相差悬殊,可依旧取得了不小的胜利。然而虽然经过一番不懈努力,蜀汉终究地小民狭,外加朝廷中宦官黄皓当权,无奈,成都最终被魏将钟会攻破。兵败之后的姜维依旧不死心,联络有造反之意的钟会一同举兵,最终行动落败,姜维在乱军之中被人杀死。

幼麟这个称号,源于姜维少年时候的经历。姜维从小丧父,无依无靠,凭借个人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三国志》记载:“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失去父亲后,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生活清贫的姜维没有放弃学业,反而更加倍努力地刻苦钻研。后来他在担任从事的时候,因为他父亲曾在郡内御敌有功,于是封姜维为中郎。后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恰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被畏惧蜀汉的魏将抛弃,无奈投奔了诸葛亮,受到诸葛亮的重用,到他被封为当阳侯为止,也不过二十七岁。世人感慨于姜维的少年英杰,于是称呼她为幼麟,意思为“年幼的麒麟”。

许褚外号为“古之恶来”。许褚原本是平民子弟,在和当地盗贼的争斗和谈判之中,曾做出过单手拖拽牛尾,行走百步的壮举。后来许褚带领下属归附曹操,被曹操看中了他的勇猛,留他在自己身边保卫自己的安全。

曹操征讨马超的时候,在渡河时遭到了马超的突袭,当时马超有步骑数万人,情况一度十分危急。在这个生死关头,许褚挺身而出,命令部下强行渡河,并且亲自护送曹操上船。当时为求活命无数人往曹操船上攀爬,许褚拔剑左劈右砍,只让曹操一人上船。箭矢不断飞来,许褚举起马鞍为曹操挡箭。掌船人被箭射死了,许褚就一手举马鞍,一手划船,最终成功地曹操护送过岸。这次若非许褚的勇武,曹操必然无法脱身。

恶来是商朝时飞廉的儿子,纣王手下的大将,力大无穷,可以生擒熊虎。许褚在战场上以一当百,并且一往无前的模样,像极了传说中大将恶来的样子,于是众人称呼典韦为“古之恶来”,以此来夸耀他的勇猛。

马超的绰号就霸气多了,名为“神威天将军”。马超是名将马援的后代,武艺高强,冲锋陷阵无人不惧,杨阜曾对曹操形容马超有“信布之勇”;诸葛亮曾对关羽描述马超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

但是马超得到这个绰号,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临敌表现。马腾、马超父子二世两代经营西凉,在凉州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杨阜说马超“甚得羌、胡心。”,后来在马超的册文之中也说他“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凉州当地少数民族将马超奉若神明,因为他在西凉尊崇的地位,所以马超被称为“神威天将军”。

刘备是三国历史中不可跳过的一个人物,相比于曹操的天生贵胄,孙权的子承父业,刘备的创业历史更加艰辛一些。按照史书的记载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但不管这个说法真假,此时他的家庭已经没落。刘备自幼丧父,和他的母亲一起长大,他的母亲为了贴补家用,做一些贩履织席的营生。

但是刘备不因为自己的出身而甘于平庸,正相反,他胸怀大志,直冲云霄。《三国志》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在刘备小的时候,在和同伴玩耍的时候,抬头看见一棵大树。刘备眼见这棵大树枝叶繁茂,于是豪气冲天地说:“我以后必然会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被叔叔听到了连忙制止。

长成之后的刘备更是仪表不凡,器宇轩昂。《三国志》记载他:“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身材高大,手长过膝,这都是传统意义上相术之中认定的帝王之相。而更离谱的是刘备耳朵太大,以至于回首就能看到自己的耳朵,也正因为这个过于显著的特征,刘备被他的对手称呼为“大耳贼”。

参考文献:《三国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