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后,刘备为何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选择了魏延

三国时期,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最大军阀势力,他们三人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每一人的手下都有很多能臣武将,可以说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但是这些能臣武将也分地位高低的,毕竟他们不是圣人,也想要更高的位置,这都是人之常情的,但是能否得到权力地位,那要看个人能力和运气了。蜀将魏延也是一样。

在建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爆发了一场大战,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刘备胜利,曹操大败而归,刘备胜利之后,就自封为汉中王,这时由谁来镇守汉中就成为了当时很重要问题。

能够成为镇守汉中太守,对于刘备手下的将领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魏延来说,争取成为汉中太守,对他来说也是至关重要。这可以让他又上升一个台阶。

要知道荆州是抵御东吴的东大门,是抵御江东威胁的重要地点,那么汉中,就是蜀汉的北大门,来抵御曹操的正面进攻的重要地点。

从地理位置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之地,而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地方就是战场,就是能够保家卫国,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前线。魏延是非常想要汉中的太守之位的。

这时荆州有了关羽在镇守,汉中这个地方,满朝文武都认为,不管是资历还是辈分,由张飞来把守是最合适的,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刘备选择了魏延,为何刘备会选择魏延镇守汉中呢?

这是有两个原因的,第一是张飞虽然和关羽一样是万人敌的猛将,但是他的作战风格是比较适合偏门抢攻,这和他的老丈人夏侯渊是有些类似的,并且在他的以往的战绩当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一特点,在定军山,曹操就让夏侯渊镇守汉中,结果是被黄忠给射杀了。

可见如果让张飞镇守的话,也许会有和夏侯渊差不多的结局也说不定。从这一点来看,张飞不是镇守汉中的最好选择。

第二点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就这样评价魏延,说他善于培养士兵,自身也是勇猛过人,性情又比较矜持高尚,当时很多人都避下之。诸葛亮也在《将苑》对仁将有描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而魏延就是这样的仁将。

虽然说张飞没有得到汉中太守的位置,但是刘备也让他镇守阆中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成都的第二道防线,也是蜀中防御的战略要地。

而魏延确实没有辜负众望,在汉中的太守位置上,一守就是9年,并且在这九年当中,他对汉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防御,让蜀汉不管经历怎么样的改变,结果是曹魏没有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有勇气来进攻这里,并且还在为魏延死了之后,在姜维统兵的那些日子里,汉中这里依然还是最坚固的防守地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