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比文臣武将更加忠诚于皇帝的群体,可能你意想不到!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的皇宫之中,有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太监,太监在宫中的地位很低,他们没有背景,被生活所逼,为了生存才不得以愿意净身进宫当太监,因为到皇宫中最起码饿不死,虽然他们一直都被人瞧不起,但他们却是比文臣武将对皇帝更加忠诚的群体,那这是为什么呢?

1

在明朝时期,大太监魏忠贤是人人喊杀的恶毒小人,他嚣张跋扈、贪污受贿,迫害大臣、排除异己,可以说无恶不作,在他干了那么多坏事之后,还被封为了九千岁,并且各地争着建生祠,也许会有人说这是欺负天启皇帝小。

但是就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太监,他在天启皇帝的眼里,是一个很高大的形象,他照顾了天启的起居饮食,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对天启那是无微不至,什么都愿意给他,人也很可靠。并且在天启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骑在魏忠贤的肩膀上,听他讲故事,什么都行,不管是市井的笑话还是惊悚的民间故事,小天启都听得津津有味。

因为魏忠贤是一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人,经常在街巷市井看到他的身影,所以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是能言善道,也也给身在皇宫中无聊的天启皇帝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对魏忠贤更加的依赖。

太监的主要职责是照顾皇帝,所以时间一长,就培养出了感情,建立起了信任,这样他们才得到重用。并且他们的权力也是直接来源于皇帝,不是通过科举,或者赫赫战功,所以皇帝用起来也是非常放心,就算是想要铲除那也是非常方面,不用顾忌太多,毕竟太监还是很容易代替的。所以这是太监忠诚于皇帝的一个原因。

2

在天启长大之后,为了制衡文臣,魏忠贤甘愿成为天启皇帝的重要棋子,他东南沿海征收盐税,去做一个恶人,本来是天启皇帝的骂名他自己承担了。甚至为了救皇帝可以随时牺牲自己的性命。

有一次,天启皇帝和两个小太监在北海荡舟,一不小心船翻了,这时在岸边的魏忠贤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毫不犹豫的纵身跳进湖里,几乎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后来在天启皇帝英年早逝后,魏忠贤更是哭得伤心不已。

也许会有人说,魏忠贤那是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固然有这样的原因,但是太监本来就没有什么背景,又被人瞧不起,在皇宫中所能依靠的就只能是皇帝,所以想要活得好,那么就只能有一条路,就是忠于皇帝,就算是没有任何底线和原则,也是照干不误的。这也是太监忠于皇帝的原因。

3

所以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在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在大明朝生死存亡之际,崇祯皇帝要大臣捐款,文臣武将都哭穷,说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就只捐了点碎银子。只有太监是大把大把的捐钱。

这不仅仅是因为太监和皇帝的感情,这是因为他们更明白一点,就是如果大明朝灭亡了,那么他们的生命可能就走到尽头了。而士大夫,他们是不管江山姓什么,投降之后还可以继续当官的。虽然太监的地位很低,但他们却是对皇帝最忠诚的一个群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