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平动乱

梁毗,字景和,号长璞,安定乌氏人,出身于隋朝时期的官宦之家。他自幼便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个性刚正不阿,经常对于平时遇到的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打抱不平,并且勇于直谏,毫不避讳。周武帝时期,承蒙爱戴,多次加官进爵,后隋文帝即位后,被任命为治书侍御史,但由于他的直言不讳,冒犯了达官贵人,被降职贬为西宁州刺史。

酋长夺金大动干戈

隋朝统一全国时期,位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部落民族对黄金爱不释手,平时就有收藏黄金的习惯,酋长们之间都以自己拥有黄金的多与少来当作一种权势与财富,都想把更多的黄金据为己有,也正因如此彼此之间经常抢夺黄金而大动干戈,闹得百姓生活长年动荡不安,苦不堪言。

梁毗上任西宁州刺史,之后得知此事,忧心忡忡,便下令张贴文告,禁止这类事情的发生,但那些酋长们毫不畏惧,依旧我行我素,还想巴结梁毗,争先恐后的带着黄金当做见面礼去讨好他,目的就是勾结官权稳固自己的利益。

收到黄金的梁毗内心无比纠结,寝食难安,心里想着:“如果把黄金退还回去,想必各部落的酋长们会觉得他不领情,心生怨恨,不服从官府;如果不退回去,他们便觉得有了自己这座靠山,更加肆无忌惮的抢夺黄金,民不聊生。”思考了很久,他终于心生一计,吩咐下人立刻去准备很多大红的请帖,一一让他们送上门去邀请各部落的酋长们明天来此赴宴!

到了第二天,梁府可谓是张灯结彩,上上下下忙里忙外,和过节一样,好不热闹,充满了喜庆,来此赴宴的酋长们看到眼前此景心里乐开了花,都认为梁毗也是那种贪财如命之人,收了黄金便张罗着请大家喝酒,买通了官府以后更容易办事!

梁毗哭金平动乱

酒过三巡,酋长们个个面色潮红,酣畅淋漓,梁毗便吩咐下人把各位酋长们送来的黄金都拿出来放在其座位旁,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梁毗开始望着这些耀眼的黄金莫名其妙的放声大哭,声音几乎传遍了整座府宅,酋长们这下可惊呆了,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见梁毗嘴里念叨着:“这么多的黄金有什么用呢?饿了既不能充饥,冷了也不能御寒,你们都拿来送给我,故意让我坐拥这么多的金子,是何居心?莫非之后觉得我的金子多也想杀了我占为己有吗?”

酋长们听了以后更是面面相觑,纷纷表示绝没有此意,都表明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心里反倒觉得莫非梁大人是嫌我们送的太少?便有一人大胆询问道:“梁大人是否觉得金子太少,不够诚意,日后我们可以多送些来。”

结果梁毗听了疯了似的摇头,哭声更加强烈,口中说道:“你们为何要为这些无用的黄金争来抢去呢?可曾想过因为它多少的生灵不幸惨遭杀害,多少的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我对它没有任何兴趣,一会儿吃完了酒,麻烦大家各自带回去!”之后梁毗止住哭泣,把黄金一一归还给了酋长们,丝毫不取,酋长们被梁毗的话语和行为深深感动,内心十分羞愧,认为梁大人是个胸怀大度,清廉公正的人,从那以后再也不为黄金而东争西抢,部落之间也逐渐安定下来,形成了良好的风气,百姓们也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在后来当地编修的志书中,都把他作为廉吏的典型加以记载,终使“梁毗哭金”的故事流传千古。

清廉自持获得赏识

“梁毗哭金”这个事情反应出他的智慧与清廉,如果今天自己贪图这些贿赂,明日失去的便是可贵的自由甚至生命,所以他面对行贿的酋长们,用哭声警醒自身,以泪水洗洁眼睛。反观当今社会的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值得深深地反思!

俗话说的好,“天高皇帝远”,原本的梁毗可以欣然的接受酋长们送来的黄金,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凭着自己的智慧与清廉发现了黄金的害人之处,认为它是扰乱部落之间冲突的根源,上演了一场哭金来让眼中只有利益的酋长们认识到了错误,平息了常年以来互相的争斗,让百姓们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与爱戴,更是获得了隋文帝的赞誉与嘉赏,还因此晋升为大理寺卿,可谓是两全其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