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幸运的帝王,数次御驾亲征,屡屡差点被杀,却次次化险为夷

熟读汉末三国史,很多人都说,刘备是幸运的,毕竟从他起事,到正式站稳脚跟,中间蹉跎了十余年。在这期间,他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依附他人,或者走在逃命的路上。可即便这样,他却成为了笑到最后的赢家之一,不仅没有被吞并,也没有丢失性命,反而建立了蜀汉,成为了一代帝王。然而,历数三国时期的帝王,命最硬的还要当属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他四度因“作死”差点阵前被杀,却每次都能顺利保住性命,并且活到了七十一岁,是三国最长寿的皇帝,这个人是谁呢?

他不是别人,正是几乎每逢亲征必败的孙权——孙权虽然未及弱冠便坐镇江东,赢得了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称赞,其指挥战争的水平却差到人神共愤,他亲自率军出征的时候,喜欢调十万大军一同进发,却往往被敌军以少胜多,打得落花流水,因此被戏称为“孙十万”,可是即便败得再惨,形势再危急,他几度差点临阵被斩,都能顺利逃脱,谁让他命硬呢,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了解一下,孙权经历过的险境。

第一次:差点被乱刀砍死

在兄长孙策还在世的时候,孙权便已经开始随军出征了。《三国志·周泰传》记载,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亲自率兵征讨山贼,让孙权驻守在宣城。当时孙权麾下不足千人,随时可能会遭到山贼的袭击,他却没有修筑任何防御措施,于是被山贼包围,“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于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也就是说孙权慌忙逃亡的时候,好不容易爬上马,敌人的刀已经砍到他的马鞍了。这种情况下,他被山贼乱刀砍死,一点都不新鲜。不过,名将周泰就在其左右,不惜拼死奋战,受了十二处重伤,保下了孙权,使其逃过了一劫。

第二次:差点死于麾盖之下

按理说,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教训,孙权再次统兵的时候,应该非常注意对自己的保护了才对,然而事实证明,孙权并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公元215年,曹操与刘备开始争夺汉中,合肥城中仅有七千兵马驻守,孙权看中了这个时机,亲率十万大军征合肥,看似十拿九稳。然而,还没等正式开战,曹营名将张辽,便率八百人,一路杀到了孙权的麾盖之下。回想一下白马之战时,颜良被关羽斩于麾盖之下一事,孙权之险便不难想象了。

更可怕的是,张辽在此事中,斩杀了包括陈武在内的两员吴将,徐盛和宋谦也被他杀伤,不敢向前,孙权的危险程度又加深了一层。不过,这一次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孙权——本处于第二梯队的潘璋冲上前来,阻住败势,使张辽被迫放弃追杀孙权,开始突围,孙权又逃过了一劫。

第三次:差点遇伏身亡

张辽以八百破十万之后,吴军攻占合肥也没有什么进展,孙权只能草草收兵。这一次他依旧没有吸取教训,将自己置身于了最危险的后军中。结果张辽在逍遥津设伏,再度大破吴军,“几复获权”,也就是说他再一次差点生擒孙权,若非凌统死战拖住敌人,为他争取逃亡的机会,孙权就算不死,大约也会沦为俘虏,导致三国格局生变。

第四次:被满宠追杀

可能合肥与孙权“八字不合”,公元215年,两度差点把自己交待在此处,并不算终结,到了公元233年的时候,由文转武的魏臣满宠驻守合肥,孙权又一次率兵亲征,原本还算谨慎,二十多天都没有下船,结果满宠一示弱,他立马上岸炫耀兵力,损失了几百兵马,自己也遭到了满宠的追杀,再度遇险。

三国时期的帝王,每逢亲征必败,甚至屡次被狼狈追杀,陷入绝境,却又能顺利逃脱的,大约也只有孙权了吧?不过,他的命硬也不容小觑,毕竟就算他数度“作死”,也没能阻止自己成为三国最长寿的帝王,终年七十一岁。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