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汉武帝成功了?而建文帝却失败了?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公元127年,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

汉初,汉高祖为了巩固自己皇权,实行分封制,大肆封王,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江山巩固之后,吕雉开始铲除异性王,等到了文景之治的时候,藩王的势力已经开始大了起来,慢慢不听中央的话,与中央抗衡,于是御史大夫晁错上书削藩,汉景帝采取了晁错的建议,第二年下令削藩,可是以吴王为首的七个刘姓诸侯,拒绝削藩,于是起兵反抗,打着清君侧的口号,直指长安。

无奈之下,汉景帝派周亚夫为将军,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暂时削弱了藩王的势力,但是却不能清除根源。

所以继位汉武帝刘彻,深感藩王割据的隐患,所以实行推恩令,削弱藩王实力,简单来说,你必须把你的土地平均分给自己的儿子,然后你儿子也必须要平分土地给你孙子,这样藩王的势力得不得统一,就达到了削弱的目的,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能成功呢?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七国之乱之后,藩王的实力本身就不强,没办法和中央进行抵抗,敢怒不敢言,虽然推恩令是慢性死亡,但是好歹权利还掌握在自己的血脉手中,不至于消亡的那么快。

另一个原因就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君权神授的思想开始建立,所以诸侯王潜意识里,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必须听皇帝的。

建文帝削藩失败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建文帝立足未稳,刚刚继位,就开始削藩,遭到了藩王的反对。

其次朱元璋当时封王的原因就是希望群王能守护京城,永保大明江山。削藩实际上削弱了自己的势力,以至于最后燕王朱棣能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最后失去了皇位。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建文帝生性儒雅,等他当皇帝的时候,身边几乎都是文臣,早已没了当年朱元璋的气魄,倡导以儒治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