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十三:后周越战越勇攻下寿州城 刘仁赡积劳成疾油尽灯枯

话说南唐部队已经占领扬州滁州并且主将朱元带领大军增援寿阳,后周世宗柴荣担心李重进在寿阳围攻的部队有所闪失,便命王环为水师统领,亲自率领新组建的水师战船声势浩荡的从闵河沿颖入淮,赶去援助李重进。消息传到南唐主帅朱元的耳中,朱元大惊,命人火速赶往金陵,请求援兵相助。南唐便又一次派出齐王李景达和监军陈觉率兵卒五万前往。

过了数日柴荣的部队便抵达寿阳,守在紫金山的朱元在山顶大营中便看到后周的战船旌旗蔽空,舢舻横江顺流而来便觉大惊失色:“本是南方部队善于舟船,北方士卒善于马战,而今日北方士卒御舟船之术反而比我南方部队迅捷,真是出乎预料,真是事在人为,何分南北”如织的战船之中有一艨艟大舰体积远大于平常舟船,定目一看舟中主位是一龙袍大元帅和一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将这二人便是周世宗柴荣和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了。朱元认出此二人。朱元叹息道:“柴荣战船水师雄健,又有如此智勇兼全,屡败吾将的赵匡胤,今日遥望丰仪,才知名不虚传了。”

图为刘仁赡塑像

图为刘仁赡塑像

说话间的功夫,柴荣已经抵达紫金山脚下,号炮三声,即命令军士登岸。柴荣亲自披坚执锐,率兵攻城,赵匡胤则是领着另一支部队,来攻紫金山南唐大营。唐将边镐、许文緽开寨迎战,双方便战在了一起。在战斗中赵匡胤假意退兵,慢慢诱敌,不知不觉中边镐、许文緽就被赵匡胤引致寿阳城南,赵匡胤突然翻身杀了回来,手持长枪大戟刺入唐阵。唐军被此次冲击打的措手不及,这时的边镐、许文緽才知道落入了赵匡胤的计策之中,正准备拼死一搏,可从左右各杀出一路人马冲进二人阵中。来的是后周李怀忠张琼的人马,二人所率如虎入羊群,杀敌无数。而边镐、许文緽二人这边却是被打的无力还手,只得选择原路逃跑,可哪里想到后方士兵早已被打的乱作一团首尾不相顾,哪里还能做得到退而有序,贸然从原路逃跑只能被自己人所伤。可现在也不不得那么多了边镐、许文緽决定率领亲兵从自己的队伍中冲锋突围,一路踩着自己士兵的身体突出重围的队伍也只剩下十余人,边镐、许文緽只得逃往紫金山中。

而寿阳城南这边面对大乱的后唐部队,赵匡胤率众大呼:“降者免死!”于是失去调度指挥的唐兵都下马卸甲跪于道旁等待受降。赵匡胤收了降兵,掉头再次逼近紫金山下。边镐、许文緽一路向紫金山中奔去,希望朱元镇守的大营可以派出接应他们的人马,可远远望见营中却是竖起了降旗,二人无奈只得丢盔卸甲,乔装打扮朝着紫金山深处仓皇而逃。

南唐齐王李景达及监军陈觉正率军入淮,意图增援,可半途巧遇后周水师两方便是战做一团。而世宗柴荣也得到消息亲自率领士卒在江边督战,周水师见世宗亲自督战便是越战越勇,而赵匡胤这边也是在荡平紫金山后分兵来助,几方人马了汇集一处却是人马越来越多。李景达、陈觉二人也是察觉虽然还没得到紫金山那边的消息,也觉得事情不妙,向远处的紫金山望去才发现大事不妙,紫金山那边已经是漫山遍野的大周旗帜,当下二人便商议起来。李景达对陈觉道:“这紫金山已经是遍悬大周旗号了,难不成紫金山已失?”陈觉道:“若不是被夺去,哪里会悬着周字旗号?看来我等只好尽快速速回军。如若迟疑怕是也要全军覆没。”也是李景达早就被周军击败过一次,而且下场十分狼狈,此时的他也是被吓破了胆,只得下令回军,手下士兵接到将令自然是无心继续拼杀,大军一退便是被周军趁势追击,被夺去舰船无数,唐兵或是投降或是溺水而亡,唐兵损失两万余人。李景达陈觉二人便是逃回金陵。

图为寿州城城墙

寿州城内唐军守将刘仁赡全凭自己一人调度指挥连年防守,操劳成疾早就已经是油尽灯枯,当这次援军大败退回国都,而周主柴荣亲率大军兵临城下且射入诏书,劝令速降。刘仁赡已经是急的大病在床,卧不能起,此时的唐军之中监军使周廷构与左骑都指挥使张全约议道:“主帅病重在床,不能理事,再加上兵疲粮尽,与其继续在城中死撑下去等待破城被屠,不如投降于周,也是换来一份稳妥,至少保全了士卒和城中百姓性命不被无用屠戮。”张全约连声赞成,于是二人便以刘仁赡名义草定降表,派人出城投降。刘仁赡在这时早就不省人事,待到柴荣入城,便传谕刘仁赡家属让其安心侍奉,并封他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不出几日刘仁赡便于家中逝世,柴荣追封赐爵他为彭城郡王,刘仁赡实是忠于唐,并改名清淮军为忠正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