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厕所“结缘”的3位名人,一个国士,一个名相,一个开国之君

厕所,我们平时方便的地方,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厕所也有了新名字,什么卫生间,洗手间等等。但是在俺们关中的乡下,不叫厕所,叫它“茅子”。

说起厕所,那说来话就长了,历史也非常的悠久。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中国的“厕所文化”:

据《周礼》记载,中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在路边道旁建有厕所。在《说文字释》中诠释「厕」字时说,「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可见厕所的设置完全是为人所方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厕所古称“溷藩”或称“圊”、“轩”;又因古时农家厕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称为“茅厕”。

厕所虽然臭,但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它。而在历史上,有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和厕所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三人或是最终完成了报仇、或是成为一个国家的相国,亦或是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

这三个人随着历史的传承,越往后,名气是越来越大。

那么这三个人和厕所到底有什么故事,且听我细细道来!

1、豫让

第一位出场的人物是豫让,可能很多人对此人并不熟悉,但是这个人名头也不容小觑,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四大著名刺客的老三,另外三位分别是专诸、聂政和刺杀秦始皇的荆轲。

他因何与厕所结缘?那还得从“三家分晋”说起。所谓的“三家分晋”说的是韩赵魏打败了当时晋国的扛把子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最终将强大的晋国一分为三。

可能有人要说了,明明是三家分晋,这个智伯又不是晋什么公?凭什么是打败了他叫三家分晋呢?

这就和战国后期一样,虽然名义上还是东周,但是天子的威望名存实亡,当时的晋国也大致如此。

这个智伯虽然被韩赵魏给灭掉了,但是智伯手底下有一个人老想着给智伯报仇,这个人就是豫让。

对于豫让来说,智伯可是自己的伯乐,当所有人瞧不起他、不重用他的时候,智伯看中了他,重用他,给了他发挥才能的机会,因此智伯对于豫让来说那是有知遇之恩的。

因此在智伯被灭之后,豫让喊出了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佳话,以此来坚定自己的决心,发誓要为智伯报仇。由于韩赵魏中的赵襄子做的有点过分,把人家智伯的头盖骨给做成了酒杯,这个豫让就单单要找赵襄子报仇。

为了报仇,豫让对自己太狠了。第一次为了潜伏到赵襄子的身边,直接进行了一次深刻包装,把自己打扮的像乞丐,然后混到了赵襄子的王宫里面,当起了厕所管理员和保洁阿姨。

后来机会总算是来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赵襄子刚要上厕所,突然感到心悸,好像有杀气袭来,就这样把豫让给抓住了,豫让也是倒了霉了,这都可以。但是赵襄子敬佩豫让的国士精神,就把他放了。

但是这个豫让可没有放弃,第二次可谓是发狠了,第二次包装不仅深刻而且彻底,用漆搞坏自己的皮肤,烧红的炭火生吞弄坏自己的嗓子,沿街讨饭,就为了不让人认出来。

机会也算是来了,有一次他算准赵襄子的行程安排,躲到一座桥下面等他,但是天不遂人愿,路过的时候马惊了,赵襄子肯定又是豫让准备杀了,这次直接把豫让抓了起来。

豫让临死之前,请求要一件赵襄子的衣服,刺杀衣服,也算是报了智伯的知遇之恩,刺完之后,豫让自杀。也成全了自己国士的美名。

2、范雎

范雎的名气就比较大了,他是秦国的丞相,给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我个人感觉,在秦国最后七代国君统一天下的进程中,范雎的功劳能排到第二。

早先的范雎并不是秦国人,而是魏国人,也是一个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的人。后来投奔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下,这个须贾果然是人如其名,处处透着虚假。

有一次须贾出使齐国,带着范雎,齐襄王对须贾是爱搭不理,反倒是对于范雎这个随从格外的看中,最后竟然给这个随从范雎送了很多东西,这让须贾十分不爽,自然而然的,小鞋马上就给穿上了。

回到魏国后,须贾心里恼怒嫉恨范雎,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魏国宰相。魏国的宰相是魏国公子之一,叫魏齐。魏齐听了后大怒,就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荆条抽打范雎,打得范雎胁折齿断。当时范雎假装死去,魏齐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卷,扔在厕所里。又让宴饮的宾客喝醉了,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污辱他借以惩一警百,让别人不准再乱说。

但其实范雎并没有死,只是在装死,后来魏国有一次出使秦国,范雎可算是逮住一个机会,趁机逃到了秦国。

是金子总会发光,范雎终于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赏识,最终成为了秦国的丞相。而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也是当时七国之间唯一有此眼光的战略家,秦昭襄王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对六国进行打压,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也一直采用,对于秦始皇统一天下,范雎实在是功不可没。

范雎忍辱负重,在厕所被人尿一身的屈辱经历,最终也让范雎成为一代名相。

3、刘邦

说起刘邦,相信读者就更加的熟悉了,他是西汉王朝的开国之君,他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也和厕所打过交道。

在刘邦率先进入了关中之后,按照楚怀王的“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怀王之约”,本来刘邦是铁板钉钉的关中王,但是当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声名大噪,天下间再无敌手,看着刘邦占据关中,项羽自然十分不爽,就“请刘邦吃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在席间,可谓是杀机四伏,刘邦有好几次险些命丧于此,后来有张良、樊哙、项伯等人的运作的结果,刘邦终于逃过一劫。

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让刘邦赶紧回到自己的大本营,自己来应付项羽,而刘邦就从厕所逃走了。

小编有幸去过当年鸿门宴的地方,当年的厕所已经被圈了起来,成了“著名景点”。

厕所虽然臭,除了三急的时候,人人都想敬而远之,而这三个人豫让是甘心去厕所,不惜让自己身蒙恶臭,只是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范雎是无奈、被迫到厕所,自己还要忍受被别人尿在身上的屈辱,只是为了活命;刘邦是不得已去厕所,后来的开国之君也要忍受这段不不光彩的经历,只是为了活命,将来有一天反败为胜。

不知道读者们还知道哪些历史名人和厕所“打过交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