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是诸葛亮一生最漂亮的一次战役,还宣告魏国一个传奇的终结

三国时代,风云激荡,无数英雄豪杰也横空出世,在那个枭雄逐鹿中原的时代,上演了一场场令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精彩剧目。而在这其中,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时代最有名气的一位历史人物代表,在民间的传说中,诸葛亮已经被神化为“智慧”的化身了。

少年时期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之中,诸葛亮并非是不想有所作为,主要是想要寻找最为合适的“投资对象”,直到刘备的出现,才使得诸葛亮认为寻找到了他心目中的“明主”。

刘备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同时在另一方面,刘备有着“金字招牌”,是汉朝的王室成员后裔,他的正统身份,自然对传统知识分子的诸葛亮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终其一生,诸葛亮为蜀国的建立和发展可谓是鞠躬尽瘁了。

观看诸葛亮的一生,在小说的演绎中,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前人所不可企及的顶峰,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把火奠定了刘备的王朝霸业。当然在这里面,有小说家艺术加工的成分在内,真实的诸葛亮,尽管谋略出众,但也不是神乎其神,作为战略家的艺术大师,诸葛亮其实也是凡人一个,面对狡诈的曹操和司马懿,很多时候诸葛亮也是无能为力。

因此翻看正史,诸葛亮一生之中,最漂亮的一次战役,是发生在他北伐时期。之所以用“最漂亮”这一词语来形容,是因为这是诸葛亮是在刘备去世之后,独自全权指挥的一次战役,也是诸葛亮北伐劳而无功中的一抹璀璨亮色,这场战役史称“卤城之战”。

卤城之战开始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后主传》曾记载:“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这里的九年,是指公元213年,诸葛亮率军进攻卤城。卤城位于甘肃天水,这一次北伐,诸葛亮亲率八万蜀军,而魏国方面,司马懿火速驰援,率兵十万,和诸葛亮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明帝纪》中对这一次战役也有详细的记载:“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

面对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在和对方相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突然选择了退兵,这令司马懿大惑不解。《晋书》云:“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这里的“帝”,指的是司马懿,因为是司马氏的晋朝史官所写,自然要称呼司马懿为“帝”了。其实司马懿不知道的是,诸葛亮故意示弱,所以才采取了退兵的策略,司马懿不知是计,大军在后面追赶,中了诸葛亮的计谋,死伤惨重,上万魏国士兵被杀。

尤其令魏国损失惨重的是,诸葛亮在木门设下埋伏时,魏国大将张郃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张郃是三国时代魏国最后的“五子良将”之一,他的死亡,宣告了魏国老一辈名将的终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