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遭日军偷袭,26岁团长牺牲,陈赓下令:找到他们,不要留情

1939年7月5日,日军一0九师团一0七联队3000多人,由南关分水岭、来远镇分路来犯,当晚会合于石盘镇,6日进至榆社云竹镇。他们的目的,就是寻找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予以决战。当时,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上,都贴着标语,“专打三八六旅”,关于这个典故,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

陈赓旅长当然不会跟他们硬碰硬,他们避开日军主力,专找掉队的或小股日军,予以打击。这让日军恼怒不已,他们让特战队穿上八路军的服装,四处打听八路主力的位置。这一天,他们终于找到一支八路部队。这支八路部队,就是在1938年7月新成立的新一团。

新一团驻扎在云竹镇附近的新庄、高庄、桃阳、乔家沟一带,由于这支部队成立不到一年,兵员基本上都是新兵,所以,他们是隐蔽驻扎,有些史料说,他们当时的任务,是阻击日军,掩护三八六旅主力撤退,笔者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日军找到新一团,以为是三八六旅主力,便像打了鸡血似的,疯狂进攻。新一团遭到突然袭击,虽然有些慌乱,但在26岁的团长丁思林的指挥下,很快稳定阵脚,开始坚决的反击,战斗打了两天两夜,伤亡虽然惨重,但在三八六旅回援后,依然保持着建制,着实不容易。不过,26岁的团长丁思林同志,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了。

丁思林的牺牲,让一二九师领导非常悲痛,邓小平政委专门写了《悼丁思林同志》一文。团长牺牲了,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得派一个得力的人,去重建这支部队啊。派谁去呢?陈赓旅长向刘邓首长建议让自己的参谋长,名将周希汉去。临行前,陈赓对周希汉说:“如果找到他们,不要留情,叫弟兄们都拉开刺刀!……”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