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儒将,打起仗来却让日军都佩服,还被誉为“中国的巴顿”

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很多勇猛的将军,西北将军更是数不胜数,而他则是西北将军中,最会打仗,却也是最喜欢舞文弄墨的艺术家,他就是正儿八经的“儒将”关麟征。明明是个“儒将”,打起仗来却让日本都佩服,甚至还被美国称为“中国的巴顿”,光是在战场上,就遇到两次截肢情况,好在每次都能得到 及时的医治,才最终得以保全双腿。

第一次被医生告知,要截肢双腿时,是在广东惠阳县的一次战役中,当时他左膝盖骨受伤,送到医院后被医生建议,最好是截肢处理。好在后来医生和专家都没有放弃,经过一番精心手术后,他的左腿幸运的保住了。8年后,关麟征再次率兵与日军搏斗,结果被日军用手榴弹炸伤5处,全身上下没一块完好,可就算如此,他依然带伤打退了日军。

大捷后关麟征被送到医院,医生再一次告诉他需要截肢,这一次老蒋都急了,亲自打电话到医院,要求医生务必保住他的腿,最终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后,关麟征的两条腿,竟然奇迹般的保住了。那一年关麟征32岁,可是就已经被荣升为52军军长,除了战斗经验丰富,战术执行厉害以外,关麟征的人品更是没话说,所以他打起仗来,连日军都佩服。

关麟征在部队,闲暇的时候就喜欢读书,所以他手下的士兵,普遍都识字,更让人吃惊的是,关麟征虽然是一名武将,曾在云南文山驻防时,他竟然还可以讲授《易经》,也是让人刮目相看了。新中国成立后,关麟征居家迁移到香港,而且一生都遵守“四不”习惯,不参加政治集会;不见记者;不与香港故交联系;不接受任何补贴和资助,一生过得很清贫。

一九八零年七月三十日,关麟征心脏病突发,后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值得一提的是,关麟征被送到医院后,当医生看到他满身的伤痕,得知是在战场上留下时,内心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是的,面对这样一位英雄,试问谁不会钦佩呢,所以我们必须牢记革命烈士的精神,对他们要永远保持崇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永远缅怀革命烈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