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仪卫俑联赛三场:西安市博开阳王PK上博潘允徵

仪卫俑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别,地位显赫的贵族大都使用仪卫,文谓之仪,武谓之卫,在死后也会相应使用符合其职位的鼓吹仪卫,以彰显其重要的身份,因而仪卫俑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秦始皇兵马俑是随葬仪卫俑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其形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北方地区皇室大墓中甚至会随葬几千个仪卫俑,模拟出墓主人声势浩大的出行场面。明代以降,只有少数的王公高官墓中随葬仪仗俑,如已发现的山东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江西南城明益端王朱祐槟墓、四川成都蜀王世子朱悦燫墓、河北阜城明吏部尚书廖纪墓等,俑群数量多的也达四五百件。


乐艺会在自有艺术图库中,选取若干组博物馆的明代仪卫俑,分组观赏,分享大家,供艺术收藏、鉴赏、研究用。



西安市博物馆藏明代开阳王仪卫俑



1999年8月在西安雁塔区曲江乡金呼沱村发掘的明代宗室开阳王墓,出土有陶俑、陶器物模型、瓷器、玉器等共计111件,其中陶俑79件。

这些陶俑和陶器共同组成为明代官僚贵族居尊生活的一个缩影,形态逼真,比例适度。俑的衣冠装束和动作表情都达到了高度的写实,人物体积虽小,但神态毕具,与宋、元两代的同类俑像相比,显得更具世俗的生活气息。




上海博物馆潘允徴墓出土明代木仪仗俑群


1960年黄浦区肇嘉浜路潘允徴墓出土明代木仪仗俑群,潘氏墓就出土了不少木质家具明器(冥器)。其中以潘允徴墓所出数量最多,质量最精。虽然尺寸很小,但结构和比例的表现很真实,在国内众多的出土家具明器中实不多见。


潘允徵为上海县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卒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享年56岁。曾任修职佐郎光禄寺掌醢署监事,从八品。潘允徴墓为一穴一棺一椁。在棺、椁之间发现了一套家具模型和木俑。


木俑中有文有武,神态各异。其中有乐俑、仪仗俑、隶役俑、侍吏俑、侍僮俑和轿夫俑等45个,呈奏乐、捧印、抬轿、执棍等多种姿仪。家具模型种类较多,有桌、椅、床、榻、橱、架、几、箱等等。全国各地出土的明代家具,绝大多数是随葬的模型,泥塑为多,木制较少,而木制比泥塑更能清楚地表现家具的结构。




附赠一组


南宋官窑遗址博物馆:明俑




图片资料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