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宁波发现陈王遗址 出土遗存年代从史前延续至唐宋

日期: 来源:宁波晚报收集编辑:宁波晚报

奉化陈王遗址发掘场景航拍图。

    12月10日,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公布了宁波奉化陈王遗址的考古收获。

    陈王遗址位于奉化区方桥街道陈王村南,东距奉化江支流东江约1000米。遗址分为南、北两个片区,面积分别为3400平方米和4400平方米。

    今年2月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对该遗址实施了2500平方米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出土遗存年代分别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战国、汉六朝、唐宋时期,以史前遗存为主,时间前后跨度长达4000余年。

    遗址发现土台、房址、墓葬、灰坑、窖穴、护栏等遗迹77处,出土陶、石、玉、木、骨等材质小件标本600余件。其中良渚文化时期墓葬22处,是宁波地区良渚文化墓葬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次发现。

陈王遗址河姆渡文化晚期窖穴。

    较好呈现出河姆渡到良渚文化的过渡

    据陈王遗址现场负责人丁风雅介绍,该遗址出土遗存丰富,时代特征明确,是奉化江流域发现的又一处典型平原低地聚落址。

    近年,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在距离陈王遗址3公里范围内,先后发掘过下王渡、何家、上王、双马、竺家和顾家庄等史前遗址,均分布在奉化江三条支流汇合的平原地带,间距0.5至2.5公里,充分证明该流域也是宁波史前文化的发祥地。

    陈王遗址海拔2.25米,堆积深度约1.6到2米,自上至下可分为6个层位。

    河姆渡文化四期(距今5600年-5300年)遗迹现场发现有土台、墓葬、木构窖穴、木构护栏、灰坑、灰沟等。出土有釜、鼎、豆、罐、器盖、支脚等陶器,石锛、石犁、砺石等石器。从木构护栏看,大致可判断当时该地为一个村庄的边缘地带。

    丁风雅表示,陈王遗址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较好呈现出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的过渡。

    该遗址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300年-4500年)主要发现遗迹为房址和墓葬。房址为单间或多间地面式建筑,由数段基槽和柱洞组成,平面形状为原型或近长方形。

    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棺具为独木棺,部分墓葬存在棺盖板。仰身直肢葬,头向东或东北。随葬品一般置于腿部或脚端,常见陶釜、豆、石钺和石锛,个别墓葬随葬漆觚或小型玉饰品。

    其他遗迹现象有灰坑、灰沟、灶等。文化层中出土大量陶器残片,可辨器型包括鼎、豆、罐、釜、盘、盆、双鼻壶、翘流盉、宽把杯等。出土的石器种类也非常丰富,有犁、刀、钺、镞、锛、斧、耘田器、镰、凿、破土器、纺轮、砺石等,玉器有玉锥和玉珠、玉坠等小型饰品。

良渚文化时期的随葬器物。

    遗址持续“使用”到唐宋

    而在良渚文化后,即新石器时期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陈王遗址未见有人类活动痕迹。

    战国时期文化层亦被汉六朝时期人类活动破坏,仅存少量原始瓷盅、杯和拍印米字纹或方格纹等纹饰的印纹硬陶罐、坛残片。

    汉六朝时期遗迹发现有房址、墓葬、灰坑,遗物主要为陶、瓷器和砖瓦类建筑构件。陶器以陶罐居多,表面有数圈轮制形成的细痕,肩部多饰牛鼻形器耳。该阶段还存在一些硬陶,与商周印纹硬陶的区别主要是在纹饰方面,叶脉纹器耳、梳篦纹、水波纹、垂帘纹是这一时期硬陶常见的装饰。

    汉六朝时期瓷器见有碗、盘、盏、钵、罐、壶、支架。釉色可分为青釉和青黄釉,纹饰有弦纹、莲瓣纹,半圆形水波纹、叶脉纹、竖条纹饰带、同心圆纹、垂帘纹等。这一时期的纹饰刻痕深,刻划较随意。部分器物内外底有支烧痕迹。

    唐宋时期的器物以青瓷为主,也有少量白瓷。越窑青瓷器型见有花口盏、荷叶形盏托、碗、韩瓶等。纹饰有花口(葵口)造型,在外壁按压出向内的凸起纹路。有部分生烧器物,生烧器物内底刻划草叶纹饰。该时期的龙泉窑青瓷残片可见模印花草纹和刻划的小方格纹。

修好的花口碗属唐宋时期。

    对研究奉化江流域史前变迁意义重大

    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工作人员表示,陈王遗址是今年宁波考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发现,该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对于构建区域文化发展脉络、研究聚落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结合遗址文化层堆积和遗存种类及时代特征来看,陈王遗址是奉化江流域史前时期古人活动的重要聚落点。从河姆渡文化四期到良渚文化阶段,延续性非常好。这两个时期的墓葬在墓葬形制、棺具、随葬品、头向等方面存在一定延续性,体现出河姆渡文化对宁波地区后续史前文化影响深远。

    陈王遗址出土的这批墓葬材料也为研究宁波地区河姆渡文化与后续文化的墓葬形制演变和社会发展模式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其次,从陈王遗址聚落变迁过程来看,河姆渡文化晚期,人群在向平原地区扩散过程中,有一个小型群体选择在陈王遗址定居。这批先民依托河道并借助较高的自然地势铺垫黄土形成土台,将其作为基本生活区域,在土台及周边逐步形成由柱洞、灰坑、墓葬、木构窖穴、围栏等要素构成的聚落基本格局。

    而河姆渡文化晚期聚落废弃后,良渚文化人群在聚落选址时,依旧选择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古人废弃后的高土台区域作为居住生活区,建筑方式转变为单间或多间地面式建筑。从居址和墓葬数量来看,这一阶段人口数量有所增加,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发展形式。

    陈王遗址各时期丰富的聚落要素、“居葬合一”的聚落布局形态及大量生产、生活类遗物的发现,对探索宁波地区史前聚落演变有重要意义。

    第三,汉六朝时期大量生活类遗物和较多砖、瓦类建筑构件的发现,说明陈王遗址在该时期仍是一处古人生活居住的稳定场所,聚落延续使用时间久远。该处遗存的发现也为复原宁波地区汉六朝时期社会生活场景提供了新材料。

    记者 顾嘉懿 文 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相关阅读

  • 高原上的遗址公园怎么建?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 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距今至少13万年以上、海拔高度达到3750米左右……作为一处意义重大而特殊的遗址,皮洛遗址应该如何进行保护、利用和展示,发挥它最大的价值?12
  • 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成立

  •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罗鑫)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10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旨在推进京津冀地区历史考古研究和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据介绍,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史前水利设施,距今约5100年

  • 今天(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划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古国时代第二阶段在距今5200—4300年前后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最新文章

  • 惠州奋战“百千万工程”,县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 工业项目集聚,带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产业集群拔地而起,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农文旅融合兴起,吸引游人纷至沓来;文明实践活动精彩纷呈,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当前,惠
  • 赵登亮:一个“易迁户”到“牛场主”的追梦路

  • 临近“大雪”,久违的阳光撒向大地让人感受到冬季少有的暖意,当走进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安山村,在广袤的田野里,村民沐浴着暖阳,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收割秸秆、冬耕整地、起垄播种…
  • 在城市更新中守好“老日照”的乡愁

  •   安置区、汽车流通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站在海曲路远望——不久以后,将在北至海曲路、南至大连路、西至和阳路、东至日照路的这片土地上,建成一片全新的城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