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中日实力对比,太过于悬殊,才明白胜利的确来之不易

1937年,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至此开始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正式进入了全民抗战阶段。从这个时间节点来算,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年。不过由于日本侵华由来已久,所以目前我们公认,中国抗战持续时间为14年。只不过从1937年开始,才进入了全民抗战。而在之前,我们一直在进行局部的反击。

我们的胜利,自然是来之不易的,通过许多的经典影视作品都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中国抗战环境非常的艰难。然而如果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在1937年时,中日实力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或许才能够切实地体会到,中国的抗战是多么的不易。

1937年,日本经济总量是中国的3倍,人均GDP是中国的20多倍,财政和军费开支与中国相差近10倍!当然,不可能是中国高日本10倍。光看这个数字,虽然已经十分令人震撼,但事实上,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经济构成,更令人感到震撼。中国当时的经济,主要是由农业支撑起来的,而日本当时,主要是由工业来支撑全国经济。两者之间的差距,肯定是非常明显的。在我们还以小农粗放生产方式,去生产小麦、茶叶和大米的时候;在我们依旧使用小作坊生产丝绸,从外国购买机器制造面粉的时候;日本早就已经开始通过出售武器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飞机、坦克之类的工业品,来创造收入。所以它自然比中国要富裕得多。

在当时,日本的工业也是非常发达的。作为世界第五的工业强国,日本可以自主的制作飞机、坦克和航母,因此完全可以自己生产武器去打仗。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抗日战争剧中,中国武器来源好像基本上都是靠“缴获”。虽然从这里,确实可以体现出中国军民是多么的智慧,然而确实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中国军队的窘境。

我们国家的自主工业能力非常的弱,甚至连像样的武器装备,都不能给士兵配发齐全,更不要说让他们吃好、穿好,没有后顾之忧的保家卫国。有许多能人志士上了战场,首先得自己缴获武器,之后还得全力生存下来,然后才能提得上保家卫国。不然你一上战场就被是打死的下场,也不过就是给敌军多添了一个人头,送上了一份战绩而已,最后亲者痛,仇者快,并不是一件值得光荣的事情。

有钱可以买到好的装备,也可以支持军队不断的进行的技术研发,武器的更新换代。在二战时期,日本4年的军费,最高开支达到了695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然而整个抗战时期,中国从1931年开始,直到抗战结束,军费总开支也不过30多亿。而这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其他国家援助或者是华侨捐赠的。所以在当时,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于战争走向的引导,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而且除了两国军费开支差异巨大,两国军队的素质,也绝对不是一个层面。当然了,这里的军队我们还得分开来说。如果说陆军的话,那么应该说,中国与日本之间有着非常悬殊的差距。但是如果说到海军、空军,中国早期基本上没有,所以无法比较!后来的许多飞机,也大部分都是华人华侨,或者是民族工业企业家,因为爱国而自主捐赠的。虽然说,他们为国报效的心令人敬佩,不过捐赠的战斗机,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主要起到的效果,也是振奋人心。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主要强调的都是日本的实力有多么雄厚。但尽管如此,中国军人凭借落后的武器装备,历经14年的艰苦奋斗,还是依旧拿下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中国当时确实武器装备非常落后,士兵缺衣少食,甚至无法得到救治,徘徊在生死边缘。但尽管如此,无数的英雄儿女都坚定的相信——正义之战必胜!因此我们最终依旧拿下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当之无愧的战胜国!

在那个年代,有许多的民众确实愚昧无知,我们也曾经走过许许多多的弯路,犯下了许多的错误。然而任何成功,都是由无数失败而累积起来的。如果我们未曾走过弯路,我们也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也真诚的敬谢那些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心中希望,而不懈奋斗的勇士们。正是因为你们心怀希望和梦想,坚定的相信祖国未来会强大,人民未来会幸福,才会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中华的腾飞筑成基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