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部队当兵会不会孤独,这个答案家长应该知道

当孩子远离父母和亲人,在异地他乡当兵,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群和生活,很多战友都会经历短暂的迷茫和孤独,其实这或许也是每一位兵爸爸兵妈妈们最担心的问题。那么孩子在部队当兵,到底会不会孤独呢?我个人认为短期内的孤独可能会有,但绝不会长期存在,因为这是有以下4个方面决定的。

一、这是由部队的大环境决定

各位网友们都知部队生活环境属于集体性质的生活方式。入伍以后无论分在哪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个班的战友基本上24小时待在一起。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同成长。到食堂用餐、到训练场、参加政治教育、看新闻联播、参加各种体能训练甚至周末部队看电影都是全连统一带队参加活动。其实也可以换句话说,到了部队以后,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几乎为零。无论在干什么,总会有战友在一边默默地陪伴着你,这样日久天长,战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亲密,从最开始的陌生人到尝试交流,再从熟悉到无话不谈的兄弟,这个过程应该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有战友陪伴的生活,怎么可能会有孤独感?

二、这是由部队的管理方式决定

部队想要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必须以集体的形式来展现和凝聚。所以从部队这个角度来看所要求每一位军人达到的标准是统一和一致性,所以无论是管理方式还是思想上的引导都会以整体切入为主体思想,在这个大环境的带动下,在整体思想的引导下,战友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锻炼后,都会自然而然的跟随这种生活方式方法走下来,也就不会出现有“掉队”情况的发生。我们列举一个例子来对上面的文字进行简单的解析。刚开始在一个队伍中学习走路,有的人出左脚有的人也可能出右脚,不仅不统一而且杂乱无章。您的孩子就是这队伍中的某一员,在经历一个短暂的时期后,在带队人员帮助和口令引导下,他的步伐会越来越好的融入这个集体,队伍的一举一动就是他的一举一动,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出现错误或思考别的问题,自然也不会出现孤独之意。

三、这是由部队的建制和分工决定

部队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但它区别于社会很多部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备成熟的建制和分工。入伍之初到军营,战友们面临的第1个环境应该就是新兵班,而下连以后老兵班就是面临的第二个环境。无论处在哪一个环境中,部队最基本的战斗单元就是班级,而班长首当其冲就是一个班的负责人。当前部队在满编的情况下人数均在10人以下,对班长来说了解班里每一名战士的思想动态是日常工作的一项内容。从班级建立到班里每个人资料的建档立档,从日常观察到聊天谈心,在诸多训练生活接触和24小时相伴中,班里无论哪一名战友思想上、心理上出现变化,班长都会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掉这种潜在的问题。所以说从建制和分工上来讲,工作细化到每一名战友,就不会出现有个别战友被遗漏的情况,也就不可能出现孤独的存在。

四、这是由个人意愿决定的

到部队当兵的历程就是个人梦融入强军梦的过程,每位战友带着梦想和希望奔赴军营,带着心中的期盼和家人的祝福。到了部队无论是碰到何种困难,想的最多的是让自己如何才能更强大,在这个不断跌倒和爬起的过程中,他会思考很多进而更加成熟,但绝不会孤独和寂寞,即便是晚间熄灯后偶尔会有思乡的念头,那也只是游子对父母的一种短暂思念而已。更多时候当兵在部队是一种“秒睡”状态,躺下不到两分钟呼呼大睡,也就没有了这种或那种思绪,和孤独这种情绪更沾不到边了。

总结多年的部队经验和退役以后战友不同的人生之路,很自然的就会发现部队出来的人真的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能不能、敢不敢去做。军人的路和普通人不同,在这条人生路上没有孤独,只有奋斗。所以我认为有些路必须要一个人走才好,尽管在兵爸兵妈心中孩子依然没有长大,尽管会有担心,尽管孩子偶尔也会存在零星的孤独,但要相信那慢慢地会成为他一种幸福的享受。或许多年以后你们全家都会庆幸孩子当兵的经历,这才是孩子人生最幸福的一段修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