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舰载预警机抄袭美国?这无关紧要,关键是要突破这两大难题

近日,中国电科十四所发布了高考加油海报。这幅“明察秋毫 无往不胜”的海报正中心是舷号为19的国产航母,而航母上的焦点无疑是雷达来自CETC/中国电子的舰载预警机。虽说,海报图中的为艺术表现、为设想图,同样谈不上严谨,比如位于起降区之外的舰载预警机的机翼处于折叠收起的状态更为合理。但,由此不禁让我们再次憧憬一番国产舰载预警机。

说到,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是航母远洋编队的守护神,海上巡逻时需要及时掌握舰队周边各种空中和海面情况,并根据实际威胁程度,指挥舰载战斗机做出及时反应,同时获得预警时间,为舰队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

无需再赘言,目前的预警直升机并非长远之计。固定翼才是未来,而对于国产舰载预警机的憧憬,以美国航母上的E-2C/D“鹰眼”为标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成熟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关于国产舰载预警机的雷达,是以何波段,这个颇为技术性、硬核的问题,此前也多着诸多业内人士的发生,比如,图中的论证观点,UHF波段是最优解。这也是目前E-2D“鹰眼”上的APY-9雷达的波段。但这远谈不上模仿与抄袭。接下来要说的,才是核心、才是根本。

就舰载预警机的定位来说,我国海军、我们的航母编队,并不是如此,并没有境外战区远程投送的需要,可能的作战区域大都集中在领土周边,对空和对海任务优先。而不论是对空还是对海,我们所面对的都是世界最一流的力量,那么“反隐身”与“电子对抗”就成了我国舰载预警机最核心的两大技能。

前者,无需多言,我们面对的是目前全球最庞大的隐身机队,所以不单单是对隐身目标的主动探测,还要以被动探测为互补、综合,要以预警机为节点外延,将己方战机通过数据链/CEC系统的交联,形成对隐身目标的综合侦察探测网络。

与此同时,无形的电子对抗“暗战”已经展开。针对雷达和无线电的对抗,尤其是针对预警机雷达的主/被动干扰、反辐射打击,已是美国一代代专用电子战机的基本技能。即便是舰载预警机的雷达辐射功率较大,信号处理能力强,但如何破解强信号源主动压制,如何在这场暗战交锋中不落下风、求胜。

所以说,不论是以舰载预警机为核心构建航母编队的对反隐身的预警网络,还是如何交锋最强电子战对手,这是从舰载预警机立项研制,到未来入役后的十几年、几十年内,一直要我国雷达人不断解答、不断寻找新答案的两大命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