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德战争前后,苏联装甲部队的发展和演变

在人们的心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德国机械化部队可谓是军迷心目中的头牌,而苏联机械化部队更是被军迷们称为钢铁洪流。然而苏联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于有过一些挫折和失败,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浅析,苏联机械化军的发展历程。

一.机械化军的初创

苏联机械化军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调整的产物,在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为了在战略、战役和战术各层面有效的实施运动战,至1938年苏联已经有四个强有力的坦克军以及数量众多的坦克旅。不过在法国战役前,苏联坦克军遭到了解散,法国战役后,苏联重组了自己的机械化军,并制定了二十九个机械化军的组建方案。

其中按照苏联统帅部的规划,苏联机械化军按照编制,每个机械化军下辖官兵应不低于36000人、配备1031辆坦克,其中应包括546辆KV重型坦克或者T-34坦克、268辆装甲车和358门火炮和迫击炮。摩托化师下辖兵员11600人。师属的侦察营由1个轻坦克连、1个装甲车连以及1个摩步,该连下辖3个步兵排和1个迫击炮分队组成。每个坦克团由5个坦克营组成,每个营54辆BT快速坦克。而摩步团沿用了非摩托化步兵团的主要编制,唯一的区别是其卡车数量比较多,并取消了步兵团团属的反坦克炮连。

然而实际情况是,苏军并没有如此多的坦克,尤其是新锐的KV重型坦克和T34坦克来配备给二十九个机械化军。所以许多机械化军装备的还是老式的T26中型坦克和BT坦克,这些坦克性能已经落后,不适合于未来的战争。不过考虑苏军处于一个飞速扩张的阶段,现阶段,苏军也只能使用这些老式坦克来滥竽充数了。

要命的是配备老坦克也是不够数的,苏联机械化军普遍出现了装备缺额的问题。从苏联全部二十九个机械化军来看,苏军机械化军的装备额定率是灾难性的,仅仅达到编制的百分之三十。且大多数老式坦克缺乏配件,维护也不足,一旦爆发战争,无疑是一个灾难。缺额的不仅仅是坦克,辅助车辆也是不足的,以西部特别军区的五个机械化军为例,他们的理当拥有各种汽车十万四千辆,七千辆火炮牵引车和三万三千余辆摩托车。

然而实际情况是他们只拥有三万多辆各型汽车,三千余辆牵引车和五千余辆摩托车。所以许多摩托化步兵师没有车,只能靠步行进入战场。许多坦克团没有坦克,只能装备上反坦克炮,暂时充当反坦克炮团。因为是“坦克团”,所以连之前的骡马都已经收走了。这无疑给即将到来的,苏德战争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二.苏德战争中的苏联装甲部队

当苏德战争于1941年6月22日爆发,苏联机械化军大多因为装备匮乏,人员训练不足和指挥呆板遭到了重创。开战不过两天,波罗的海特别军区的两个机械化军率先被德军覆灭,基辅特别军区的五个机械化军也陷入苦战,西部特别军区的机械化军也难逃厄运。而到了七月中旬的基辅战役,六个机械化军惨遭歼灭。

事实证明,战前庞大的机械化军过于囊肿,苏军现有的通讯能力和指挥能力完全无法指挥其进行有效的作战。灾难性的战场局势也宣告了,老机械化军编制的彻底终结,现在摆在苏联面前的问题是,要用什么编制去整合那些剩下的装甲力量,去有效的打击德国人呢?

为了应对复杂的战局,苏军统帅部颁布了新的坦克师和坦克旅的编制,其中坦克师是基于老式坦克师的,作用不大,但是坦克旅编制却对苏军影响深远。这种坦克旅规模很小,只有1943人,配备7辆KV重型坦克,22辆T34中型坦克,64辆T40轻型坦克。具体编制上配备一个旅部直属连,设一个坦克团,另配有一个步兵营,一个防空连、一个坦克歼击连、一个反坦克连、维修后勤连和一个迫击炮连用于支援作战。

这种坦克旅的编制被压缩到了最小,原因在于,苏军装甲部队此时大多数坦克并没有配备通讯设备,只有指挥坦克配备,其余要靠旗语。所以苏军在大规模坦克作战上表现不佳,但是在小规模坦克战中往往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苏军为了便于指挥就设置了许多这样的小规模坦克旅,事实证明它的效果是极佳的。后来为了方便,干脆撤销了坦克团,将坦克进一步缩减,去掉了一个坦克营,团部也去掉了,坦克部队作为两个坦克营使用,一个是中/重型坦克营,一个轻型坦克营。这种编制在1941年的战斗中,表现极佳,帮助苏联度过了最为危险的时间。

从长远来看的话,这种坦克旅编制只能算是一种过渡,甚至是一种临时性的策略,它不符合装甲部队的运用原则。但鉴于当时苏联所面对的恶劣局面,这种部队的存在是有它的价值和意义的,是一种特殊形式下的产物。而当局势好转时,苏联统帅部就开始考虑制定新的装甲编制,也就是坦克军。

三.从坦克军到机械化军,再到坦克集团军

1942年苏联需要组建比坦克旅更大的装甲集群投入决定性的战斗,坦克军这个概念被重新启用。每个坦克军包含两个坦克旅,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其中摩托化步兵旅是一个新兴产物,在苏联官方编号为10/370-380,每个旅下辖三个摩托化步兵营,一个迫击炮营和一个炮兵营。而兵员上,整体在5603人上下浮动。

如果按照同时期装甲部队对比,这种机械化军的编制等同于装甲师,甚至还要小得多。它依旧延续了旧坦克旅时代的坦克混编策略,不过将T40轻型坦克换成了T60轻型坦克。这就给指挥官带了协调问题,而且因为缺乏后勤保障部队,独立作战能力受到了限制,所以苏军在后续的改进中增加了油料运输连和工兵扫雷连。另外增加了一个火箭炮营和一个摩托车侦察营,从而让苏联机械化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之所以采用这种小编制,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通讯能力的不足和坦克数量的不足。其中火炮支援上,苏军也不具备美军和英军那种火力齐射能力,这是因为这往往需要一整套复杂的通讯网络,而苏军此时是做不到的。所以这种小编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仍旧是一种受限于时代的产物。

另一方面,这种坦克军在编制上,严重缺乏稳定性,组成坦克军的各坦克旅往往缺乏统一性。不仅存在有混编性的坦克旅,也存在有全KV或是全T34的坦克旅,每个旅的坦克数量也在180-150辆之间浮动。虽然几经调整,但是标准化进程却很堪忧,后期组建的28个坦克军里,编制完全不统一。

1943年开始苏联为了统一这种装甲部队编制,重新规范了各坦克旅的编制配备,并设置了机械化旅和机械化军。机械化军下辖三个机械化旅、一个坦克旅、一个反坦克炮兵团和一个高炮团,总兵力可达1.6万人。而坦克军则重新规范为两个坦克旅、一个摩托化步兵旅、一个炮兵团,总兵力达1.2万人。后来则为这些机械化军和坦克军增加了自行火炮团,淘汰轻型坦克,以加强战斗力。

此时苏军的通讯能力已经大大加强,可以在大规模作战上达成有效指挥。所以苏军开始组建更大规模的坦克集团军,每个坦克集团军,下辖两个坦克军、一个机械化军、一个独立坦克旅、两个步兵师,两个自行火炮旅,总兵力可达四万人左右。这时的苏军才真正的完成了自己的机械化部队建设,完成了其大纵深作战理论所需的装甲力量。

结语

苏联装甲部队从始至终,都是一支在战火中成长的部队。在战前和战争中它吸取了不同的经验,在战争中饱受历练,承受战火,并最终得以健全。可以说,苏军装甲部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装甲兵团,这也为苏联赢得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回忆与思考》《苏俄陆军1941-2017》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