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导弹打不成改打网络战,没想到这回却碰到硬茬了

第一冲锋号作者:刺客

尽管美国有意“淡化”处理无人机被击落的问题,以避免因为“鲁莽行事”而导致事态失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能够在无人机被击落之后对伊朗忍气吞声。据环球网最新报道称,美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日前警告称“不要把美国的谨慎误认为软弱,尽管美国取消以此军事打击行动,但对伊朗进行报复仍然是一种选择”。

在战争又打不起来的情况下,美国显然并不愿意就此善罢甘休。美国网络司令部日前对一个“涉嫌协助袭击商船”的伊朗网络组织发动网络攻击,尽管由于美国相关人员没有透露这次网络攻击的细节,外界很难知道美国此次所发动的网络攻击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但这意味着,美国以另一种手段针对伊朗发动报复的行动拉开帷幕了。

没有导弹的呼啸,也没有爆炸的硝烟,只有无形的电磁波纵横中东的每一个角落。很显然,美国和伊朗的军事对抗似乎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了。据《新民晚报》最新援引《纽约时报》的消息称,鉴于伊朗击落美国的无人机,特朗普选择了美国最拿手的网络攻击手段予以报复,攻击对象包括伊朗情报部门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弹道导弹系统。

在很多人的眼里,网络攻击只是通过瘫痪对方的电子设备或者通信系统,对敌方的指挥控制等作战系统受到干扰或者物理性伤害。但实际上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网络战场上根本就没有边界概念、以及军事和民用目标的区别。除了军事之外、经济和政治等领域也都会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并且给受攻击国的民生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越来越严重。

此前委内瑞拉全国性大停电事故、以及最近刚刚发生的南美多国大面积停电事故,给这些国家公共设施和居民生活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可是有目共睹的。鉴于很多媒体和专家都指出是美国网络攻击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为的就是检验美国网络攻击能力的效果,显然就是为今天对伊朗发动全新维度战争做准备。

事实上,如果特朗普决定对伊朗实施网络攻击,将会启用美国最新的代号为“量子”网络渗透计划,通过新型侵入技术对伊朗军队的指挥控制系统实施直接干扰,同时利用网络攻击进一步瘫痪伊朗的军民两用的重要设施,造成伊朗陷入内部混乱状态,从而形成敲山震虎的效应,以此来迫使伊朗向美国屈服。

然而,特朗普政府在高估了美国网络攻击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伊朗原本就是一个网络战强国。毕竟,伊朗在网络战方面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2011年,伊朗就通过入侵美国无人机的网络,成功诱捕了一架美军“哨兵”隐身无人机,而在叙利亚战场,获得伊朗网络战部队支持的巴沙尔政府,在无形的电磁战场上成功的击败了西方所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按照加拿大《环球邮报》的描述:他们轻松地打进反对派的电子邮箱、个人电脑和手机,并通过多种手段锁定反对派高级人员的位置。

此外,在最近被伊朗击落的美国“海神”无人机事件中,美国宣称该无人机“并没有入侵伊朗领空”,但有专家指出,很可能是伊朗利用网络技术入侵美国无人机网络,成功将无人机诱骗到伊朗领空,然后“名正言顺”的发射导弹将其击落。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但伊朗完全具备对美国所发动的网络战进行反击的能力,这是不容置否的事实。这对于试图对伊朗发动网络攻击的美国来说,显然就是一种有效的阻遏。对此,美国“第五领域”网站警告称,鉴于美国现在公开叫嚣对伊朗发动网络攻击,今后如果有伊朗网站遭到攻击,首先想到的必然就是美国,继而产生“膝跳反射效应”,形成攻击-报复-在攻击的恶性循环,导致地区形势不可收拾。

所谓“叫的越大声的狗越不会咬人”,网络攻击本来就是一种偷鸡摸狗的勾当,适用于在对手毫不知情的前提下“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的偷袭行动,一旦大声说出来,那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很显然,特朗普政府既然公开叫嚣对伊朗发动网络攻击,按照《新民晚报》的评述称“特朗普不大可能会授权对伊朗包括金融系统在内军民用目标发动网络攻击,因为此举无异于自取其祸”。另外,美国《大众机械》杂志也警告称“如果美国开了网络战的口子,那么今后它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此次大张旗鼓的叫嚣要对伊朗发动网络战,但这并不意味美国就真的敢对伊朗实施全面的网络入侵。毕竟,现在美国目前所面对的对手,并非像委内瑞拉这样科技落后的国家,而是有能力制造和武器、并且能够成功入侵美国无人机网络的“中东雄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