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不能造出航母,从军费一眼就能明白,美英法压力递增

作者:萨拉米时

航空母舰是终极海战武器。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航母就执海军力量之牛耳一直至今。尽管有各种非对称手段可以反制或者号称可以反制航母,但是刺客再厉害也无法代替武士的正面作用(当然在烂尾的冰与火之歌S8E03除外)。航母诞生以来,一直占据着最高效、最强力、最灵活、用途最广泛舰艇平台的"铁王座"。然而自从喷气式战斗机越来越重型化,现代化全功能航母成为了绝大多数国家不可承受之重。目前,真正拥有现代化全功能航母的,只有美、英、法、中、印、俄(排名分先后),联合国五常+印度(靠的也是俄罗斯)。航空母舰以其昂贵的造价成为了常任理事国和军事大国的垄断产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费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它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制约。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国防预算大多是GDP3%-5%,一般认为3%是一个比较健康、比较均衡的数据。显然,GDP高的国家军费总是相对充足。一般来说,海军一年的采购费用一般会在军费中占6%-10%的比例,而舰队越小,GDP越少的国家,航空母舰的采购费用在海军采购费中的比例就越高。一般来说,航空母舰建造周期在4-8年之间,拨款财年4-6年,拥有多艘航空母舰的国家,航母建造费用与军费的比通常会少于2%。比如美国海军航母建造费用就一直少于全年军费的1%,并且三个财年就完成拨款。而建造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这船据说服役以后首次任务要来南海,让人想起了当年Z舰队的威尔士亲王。。。)的英国则用4个财年,每年拨付2%的费用用于航母建造。

2018年各大国军费占GDP比例

一个国家能不能造出航母,能不能用得起航母,从军费情况一眼就能明白。美国2018年军费6433亿美元,1%的费用,3年共计180亿,建一艘140亿美元的福特级很轻松。因此几乎可以不考虑成本,将所有先进的设备玩命堆砌。而英国2018年军费561亿美元,每年2%,4年总费用也就40亿美元出头,因此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造价就是40亿美元。当然也有例外。法国人造戴高乐号,原定按照1994年军费290亿美元计算,每年3%比例拨付3年,总经费35亿美元左右。结果当时法国经济不佳军费削减,足足拖了8个财年才搞定。最多的一年花费近30亿美元,总体大大超支超时,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对于中国来说,2018年度军费1682亿美元。如果按照美军的多艘航母舰队的建造投资方法,每年投入1%,连续3个财年一艘,那么可以得到约50亿美元。这个费用要超过威尔士亲王号、伊丽莎白号,也要超过戴高乐号。如果按照英国的方式,每年2%,连续三年,则可以造一艘造价比肩福特级的航母。因此,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军费即使在保持极低GDP比例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助推航母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