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军当时竟然还有“海军”和“空军”,战斗力怎么样呢?

如果说伪满军地面部队的恶劣表现,姑且还可以算作是装备简陋的以传统步骑兵为主的伪满军无法胜任近代化作战,但是,伪满一些近代化了的技术兵种战斗力低下,则是由装备低劣导致的。

一、伪满军水上作战能力:“玩偶”军舰

除了地面部队外,伪满还拥有一定的空中与水上力量,这些“近代化”部队作为伪满的“门面”,一度被日伪当局大肆宣传,尤其是伪江防舰队在第一、二战队的“顺天”、“养民”、“定边”、“亲仁”四艘主力舰艇的战斗力,更令日伪当局抱有相当的期待。

然而,这四艘军舰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原伪“江上军”士兵在回忆材料中也写道:

江防舰队是使用内燃机为动力的军舰,这在当时就算先进的了。形成所谓的“五战四炮”,即五个战队,四个炮艇队。每个战队2艘军舰,每个炮艇队2艘炮艇。日本海军省也陆续派来一批新造军舰,每舰装有300马力内燃机两台,直流发电机一台、空气压缩机一台,军舰从外表看是个庞然大物,但实际排水量却不到300吨,原因是装甲非常薄,除板仓部分甲板约有2厘米外,其余部分只有1厘米左右。因此不仅不可能与当时苏联的同级舰艇对抗,就是对自身装备的高角炮发射时的后坐力都承受不了。所以大家把它们戏称为“玩偶”军舰。

​更为致命的是,由日本播磨造船厂设计的这两级舰船,与条约时代初期日本设计建造的一系列小型重装舰艇一样,具有重攻轻守的特点,即在具备火力强大与机动灵活的优点的同时,在单薄的小型舰体上设置过多的武装与设备,也导致了军舰安全性十分低下。与“顺天”级炮舰在同一造船厂建造,采用类似设计的日本鱼雷艇,就曾出过军舰在风浪下倾覆,艇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东军缺少能攻击到盟军轰炸机的重型高炮,日军将伪江上军几艘主力舰的主炮卸下,连同舰上的操炮人员一齐运往鞍山,充作防空火力。被拆去主炮的军舰,只能各装上一门75毫米的野战炮充数,已无多大的作战价值,只得开进船坞,直到伪满覆亡也没有执行过任何任务。

但这仍然可以看作是这些舰艇的万幸,平时在使用方面都存在安全隐患的军舰,如果真的投入实际作战,也很难完整地保留到战后。

反观伪江防舰队的主要假想敌苏联阿穆尔河分舰队,则是个强大得多的对手。伪江防舰队的四艘主力军舰的战斗力仅相当于苏军的二级内河炮舰,根本无法与在吨位、火力、装甲三方面全面占有优势的苏军“列宁”级浅水重炮舰抗衡,其它伪江上军的其他小型舰艇就更不值一提,可见舰队实力处于劣势的伪满军没有与苏军争夺黑龙江控制权的能力。

然而,清楚伪军舰队外强中干实际情况的日伪当局只得一面向国内吹嘘伪军舰队的强大,一面避免在黑龙江挑起与苏联舰队主力的冲突,原本为保护日本殖民权益而存在的伪江防舰队,最后只得沦为日伪当局的宣传道具、运输大队与勘探部队了。

二、空中作战能力

出于伪满军的傀儡性与关东军对伪满军的猜忌与防范,伪满军的全部空中力量,仅包括徒具象征意义的三个飞行队。

其中,第一飞行队常驻在长春宽城机场,第二飞行队常驻沈阳北的文官屯机场,第三飞行队则在哈尔滨南的王岗机场,以上三个机场均是简陋的草地机场,缺乏必要的保障设备,甚至连获取飞行时所必需的气象资料都需要求助于附近的日军飞行队。

其飞机数量包括教练机在内也不超过15架,战斗力极为有限,而且,伪军装备的飞机均是日军淘汰下来的老旧战机,已经处于被淘汰或接近报废的状态,连基本飞行安全都难以保证,甚至“在1944年夏的一天中午,一架大修后的九七战斗机在王岗机场上空试飞特技时飞掉了发动机,机毁人亡。”

然而,无论伪军的战斗力多么弱小,日本侵略者也不会放松对其的控制,伪飞行队的飞行员与地勤人员,大多由日本人充任,其中仅有少量从民航调来,并经过伪“陆军飞行学校”培训的中国飞行军官。

在日本关东军的强力限制与控制下,兵员素质与装备水平均十分可怜的伪飞行队,显然没有像样的战斗力,在战争后期遭遇中美联合空袭时,由于飞机性能上的巨大差距,伪飞行队的战斗机很难爬升到盟军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就算勉强爬升成功,也无法确保拦截所必需的速度优势。这些伪飞行队,甚至连与盟军轰炸机正面交锋都做不到。

1944年秋,美国陈纳德飞行队的B-29和中国空军的B-24轰炸机多次空袭鞍山。处于劣势的日本空军没有办法,只好责令伪满飞行队前来凑数。伪飞行队集中了3个飞行队的“精华”,好歹才选出5架飞机和5名飞行员,开赴鞍山。

空袭警报发出后,这几架飞机也都飞起来了,然而,当B-29机群轰炸时,他们只能在其侧下方仰看“欢迎”和“欢送”。因为他们飞不了那么高,更不用说进行空战了。

然而,即使面对飞机性能上的极大劣势,日伪军也仍负隅顽抗,竟然“研究”出了一种所谓的“特攻”战术。

日伪军指挥官要求飞行员驾驶性能低劣的飞机直接冲撞盟军轰炸机,与其同归于尽,并效法“神风特攻队”建立了“兰花特攻队”,企图对美机进行自杀式攻击。1944年,“兰花特攻队”在沈阳上空面对来袭的美B-29轰炸机发动过两次成功的“特攻”,共撞落3架,这就是号称“精锐”的“兰花特攻队”仅有的“战果”。然而仅仅在训练中由于飞行员失误等原因,死亡人数就达到15人之多,是因“特攻”成功而自杀身亡人数的5倍。

可见,伪满航空部队无论在人员素质,还是在装备情况上,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即使采用自杀式攻击一类的疯狂战术,也无法在战场上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除了人的因素,技术兵种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装备水平的制约,因此伪满空中部队与水上部队战斗力的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武器毕竟是客观因素,伪满军“技术兵种”战斗力低下的根本原因还是士兵普遍缺乏民族意识与战斗意志。一支不知为谁而战的军队,即使拥有现代化的装备,也无法在战争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总之,伪满军是一支规模与质量均十分有限的武装力量,凭借其“警察部队”级别的战斗力,只能勉强完成针对东北抗日武装的反游击战任务,根本无法胜任大规模作战,更无法满足关东军对其日益增长的要求。一旦日伪当局要求伪满军执行超过其作战能力的任务,由于军队素质与战斗力的低下等因素,伪满军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溃败,甚至整建制投敌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季泓旭《浅议伪满洲国的“国防力量”》

傅大中《伪满洲国军简史》

姜念东等著《伪满洲国史》

吴丽华《日本对苏作战的准备与伪满的灭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