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伊朗会重蹈覆辙?不,伊朗比当年的伊拉克强太多了

上周,伊朗击落美军“全球鹰”(RQ-4A)无人机,使本已紧绷的美伊关系险些全面崩盘。特朗普悬崖勒马,临时喊停空袭行动的消息传遍全球,战争的气息在中东弥漫。而今,虽然开战看似仍是特朗普的“不可承受之重“,然而危机尚未解除,国际及美国国内舆论对美伊关系前路十分审慎。

(特朗普和博尔顿,资料图)

目前来看,特朗普决心全面对伊朗开战的可能性十分有限,但其因信奉“极限施压”造成的外交僵局以及政府高层内部的持续意见分裂,是伊朗局势转圜的最大障碍。

比起伊朗,伊拉克战争像“在公园散步”

近期相关分析几乎必然提及小布什政府基于错误情报发动伊拉克战争之血淋淋的教训,并藉此抨击当年起了重要作用,至今却“毫无长进”的国安顾问博尔顿。的确,除了博尔顿这样的战争信徒,伊战已被美国主流意见视为重大战略错误,如何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再度重演?

(2003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图自Al Jazeera)

但事实上,除了情境相似之外,当年的伊拉克和如今的伊朗实在不能相提并论。其一,战前的伊拉克因宗教和民族矛盾闹得四分五裂,萨达姆政权本已动摇。因此,美国及其盟军才得以发动闪电战,迅速占据主动。而即便如此,伊拉克战场仍然成为美军冗长的噩梦。

相比之下,现在的伊朗面对“外敌”时显得更为团结,而其军事实力更足以令美军头疼。伊朗拥有完整的三军及情报、特种部队,正规军总人数约有90万人,还有各类民兵武装。同时,用国产飞弹击落美军“全球鹰”,已经向外界展示其足够先进的防空力量。用国际危机组织专家Ali Vaez的话说,如果美国对伊朗发动全面战争,那对比之下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简直像是在公园散步。

(伊朗军事实力一览,资料图)

此外,和2003年更不相同的是,这一次,美军可能很难找到靠谱的盟友了。毕竟,如果不是特朗普执意退出《伊核协议》,事情不致于发展到这一步。欧盟、日本等方面也试图通过外交努力从中斡旋,甚至有欧盟外交官公开表态希望特朗普辞退好战的博尔顿。

因而,如今不只是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高涨,特朗普政府明显缺乏对伊朗开战的合法性和盟友的支持,如何去啃这块比伊拉克硬得多的骨头?

白宫高层内部持续混乱

当然,特朗普已经多次表明其不想打仗的立场。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其决策团队的分裂及其导致的混乱局面,不断地暴露在外界眼中。上一篇文章 提到,在叫停对伊空袭之前,特朗普国安团队和国会领袖等在白宫展开激辩,并明显分成主战、主谈两派:国安顾问博尔顿、国务卿蓬佩奥及中情局长哈斯柏支持军事行动,但五角大厦高层认为应谨慎行动。而特朗普自己最终还是维持原先的立场,站到反对开战的一方。

更令人害怕的是,关于军事行动可能带来的伤亡数字,特朗普居然并未被提早告知。这不禁令人怀疑,意见已公开分裂的国安高层,究竟能否维持正常的运作机制。而这也是美国国会多次质疑,却仍然无解的问题:特朗普政府到底有没有完整的对伊政策,究竟想达成何种目的?

现在,以桑德斯为代表的特朗普竞选对手们已经开始将美伊问题与2020连接。桑德斯日前在《卫报》撰文,旗帜鲜明地反对开战,并号召国会尽一切可能阻止政府这么做。的确,为了在立法上限制特朗普径行宣战,众议院已经废除《授权使用军事力量法案》(AUMF),接下来将由参议院对此表决,国会正在试图从特朗普手中夺回发动战争的权力,并取得一定的跨党派共识。

(桑德斯在《卫报》撰文:“我们必须阻止美国和伊朗开战”)

不过,总的来说,短期内最大的隐忧仍然来自混乱的白宫。同时面临国内大选和多条外交战线,又实在乏人可用的特朗普,恐怕还需容忍他日渐分裂的决策团队。而这里,才是决定美伊关系的第一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