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铠甲的巅峰——大唐明光铠

盔甲,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铠甲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是人类捕猎,求生,到战争的好帮手,不用细表铠甲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那无与伦比的作用,被武将和士卒视为第二生命,至今铠甲也没有完全脱离我们的视线,各种不同的防弹衣就是铠甲在科技发展下更加先进的表现。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中华铠甲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明光铠。

明光铠复原图

明光铠在北魏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只是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三国时期,曹植所做《先帝赐臣铠表》就关于明光铠的记录,被认为是历史上防护性能最好的护甲之一,在明光铠胸前背后安装有椭圆形的金属甲片,学名为圆护,可以反射阳光,显得光耀夺目,明光铠因此得名。但是直到唐朝,明光铠才真正被重视起来,达到历史的顶峰,并奉为唐十三铠之首位。

《唐六典》卷十六中记载:“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又有批注:“(甲,似物之浮甲以自卫也。《史记》曰:「楚人鲛革以为甲。」《汉书》曰:「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谓上身一,髀禅一,兜鍪一,凡三属也。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鎚、锁子皆铁甲也,皮甲以犀兕为之,其余皆因所用物名焉。)”

根据敦煌莫高窟264窟彩塑天王像所着铠甲复原,由1590片鱼鳞甲和644片长条甲编缀而成。明光铠胸前和背后有金属圆护,打磨的极光滑,颇似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故名“明光铠”。-“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

莫高窟对比复原图

明光铠为什么能在唐朝发扬光大呢?

其一,唐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人逐渐强大起来,并流行起了轻骑兵奔袭战术,而同时期中原王朝却盛行重装骑兵,因为作战对手就没有遇见过像突厥人这样来去自如的轻骑兵啊。而重骑兵的威力在于冲击力和防护力,可人家压根不给你冲击的机会,你冲过去,人家一溜烟回头跑了,边跑边射箭,你的箭法还没人家强,保不齐还能把你射成大刺猬,而重装骑兵的马匹负担太重,走不了多远的路,机动性实在太差,容易被突厥人放风筝。所以,中原的重装骑兵在与突厥人的作战中屡次吃大亏,就这样,重装骑兵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步兵与轻骑兵配合的战术,那么,问题就来了,步兵对阵骑兵本来就很吃力,如果再没有好的防护能力,更容易被轻松击败,就在这种背景下,明光铠应运而生。历史记载,唐将李靖在阴山之战中指挥骑兵向突厥人进攻,由于所有骑兵都身着穿明光铠,突厥人的箭只杀伤力大减,得以大败突厥,迫使突西迁。

其二,唐时期国力昌盛,有强大的经济条件作为后盾,唐朝负责制造盔甲的部门是贞观六年(632年)设置的“甲坊署”,据《六典》,甲坊署长官为令一人,品级正八品下。该部门其他官员有丞一人,品级正九品下;监作二人,从九品下。同时,在北都军器监,也制造盔甲,成品存入武库。作为主要的护体用品,铁甲的制造是相当耗费工时。工序如下: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稜、精磨;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根据日本延长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四十九《兵库寮》,制造一副铁甲,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而按照《通典》的记载,唐朝军队穿明光铠的数量是六成,按照唐开元年间54万军队总量来算,全国的铠甲保有量最起码有三十万之多,可见当时唐朝经济实力的强大。后来,由于装饰方面的讲究,明光铠的肩部也相应出现了虎头、豹头、龙首等造型的护肩,除了提升防护力,这些玩意儿还能显得士兵们威武雄壮,起到鼓舞士气的效果。所以唐灭以后很少再有朝代能有这样的雄厚财力将其传承下来了。

今天依旧有很多人迷恋明光铠那曾经的辉煌,叹惋它的逝去,希望能从复制品上洞察到千年前那个伟大的王朝。我想他们不单单是迷恋那一身雍容华贵,霸气无双的明光铠甲,更是迷恋我大唐王朝是那天朝上国的霸气,叹惋那将军卫国百战死的英勇与豪迈吧。

仅个人见解,如有异议欢迎留言交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