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艇王牌之殇——二战英国的海上护航之战(一)

1940年,二战进入第二个年头,茫茫大洋之上,德国U艇的威胁正变得越来越大。同盟国的商船队迭遭重创,就仿佛德国人掌握着所有关键信息一般,从1940年6月开始,U艇部队迎来了大杀四方的所谓“美好时光”,然而这份“美好”到了次年3月就戛然而止,在1941年3月短短的8天时间里,在U艇王牌榜上领跑的三名尖子艇长便相继阵亡或被俘——几乎是在不经意间,英国皇家海军突然发出了猛烈的反击。

U艇头号王牌克莱奇默尔(右)

优势在U艇一方

德国U艇大肆袭击无武装而防护薄弱的商船,英国海军组织起护航舰队以对抗水下之敌,这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曾经上演过的戏码,在几十年后的历史中又重新上演了一次,只不过规模更大、对抗更激烈、结果更残酷。

从1939年9月二战爆发之后,在这场海上破交和保交斗争中占上风的就一直是德国人。经过战争初期小规模和试探性的出击,德国U艇从1940年夏天到冬天大开杀戒,英国赖以生存和进行战争的北大西洋海上生命线持续受到痛击,大英帝国深陷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虽然和上次大战一样,英国海军很快就建立了护航队体系,但是可以用来保护商船的军舰数量严重不足,水兵们受过的反潜训练也十分有限,按照当时英国海军部并不算悲观的评估,“这些人既不能有效打击水下的袭击者,也无法降低商船的损失率。”

护航队的军舰并不是固定配备的,而是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哪艘军舰没有任务或者舰况合适,就临时安排谁上阵。必须同时兼顾北海、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远东水域的皇家海军分身乏术,能够安排到护航队中去的军舰通常只能包括老旧的驱逐舰和小型护卫舰,这些航速缓慢的军舰在水面上的行驶能力简直和浮航的新式U艇差不多。

当然了,这些军舰的火炮、鱼雷和深水炸弹配备齐整,只受过短暂护航训练的舰员们倒也士气不错,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沉U艇简直是天方夜谭。出航后,这些军舰有时会费时费力地追逐所谓的U艇目标,然而令人沮丧的是,那些发出“发现U艇”报告的热心人,不外乎是富于想象力的水手、经验不足的飞行员、或者是某一座灯塔看守者的女儿。

U-100艇长舍普克

英军的这套护航体系被称作“发现和巡航体系”,其实在一战中就因为效率低下而声名不佳,不过困境中的英国人并无其它选择。当然了,英国人还是享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他们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为自己的军舰安装了潜艇探测装置(ASDIC),这种探测器的另一个名字更广为人知,那就是主动式声呐。不过,早期的探潜装置(声呐)必须和搜索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距离过近就完全无用,而且它只能搜索潜航状态下的U艇,对于浮航状态下的U艇则几乎完全无用,对于后者,英国人就只能依靠了望员们锐利的双眼了。

想要在海情复杂的北大西洋上通过双目望远镜发现U艇的踪迹,无异于大海捞针。德国U艇都拥有比较低矮的外廓,对于在驱逐舰舰桥上极目远望的人来说是个难以搜索的目标;而在降低航速的状态下,U艇艇首和艇尾在水面行驶中产生的浪花也可以被控制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在U艇的指挥塔上搜索海面时,邮轮、商船和军舰的高大外廓则是清晰可见的,甚至在远距离的夜间观察中也是如此。一言以蔽之,在战争的这个阶段,海上对抗的优势在德国U艇一方。

U艇的重大威胁在于集群行动,一旦某一艘U艇发现了同盟国护航队的行踪,就会立即报告总部,由后者召唤附近的友艇前来发动协同攻击,这就是“狼群战术”。德国U艇部队在1940年迎来“美好时光”的一个致胜之钥是,德国海军部分破解了英国海军的通讯密码,破解结果虽然不致于让英国海军的秘密全部曝光,但各支护航队所采取的海上航线已不再是机密。

受到攻击的没轮发出熊熊大火

根据这类情报,德国人往往能够在航线预计将要经过的水域中建立起一道U艇巡航线,从某艘U艇率先发现猎物到其它友艇赶来会合,这一时间过程被缩短,攻击效率自然随之提高。会合后的“狼群”会赶到护航队前方的位置,待日落之后以黑暗为掩护,采取浮航状态接近并攻击。

那些胆大的U艇艇长已经发现,只要在水面上保持一定航速,U艇大可以在护航军舰之间宽阔的隙口中无害通过。那时,英国护航军舰之间,护航军舰和商船之间的联络手段相当有限,在大洋上的通讯备受制约,而英国皇家空军海岸司令部麾下的反潜机群,那时尚不具备阻碍U艇大胆行动的技术力量。

当时唯一让同盟国的海上损失尚没有从惨痛演化为灾难的因素,是U艇的数量。战争初期,指挥着U艇部队的邓尼茨将军手中可用的潜艇数量仅为30余艘,其中可以同时出航的更只有半数。不过对德国人来说一个好消息是,U艇的制造到1941年春已开始提速,更新和更多的U艇指日可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