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上被转载2900次!这组“修复”视频全网刷屏!

原创:李磊

“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

25年前(1997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在中英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谭善爱喊出了这句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的话。

25年后,已年近六旬的老兵谭善爱,可能没料到,当年的这句话能再次在网上刷屏传播。

近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央视军事新媒体策划的香港回归超清历史影像在各大平台迅速刷屏。借助AI技术,影像以更高清的画质、更饱满的细节再现解放军进驻香港、中英防务交接仪式等珍贵历史画面。

截至目前,这组视频在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首发后,已获得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在内的微信公众号近2900次转载。仅微博、微信视频号、央视频三个平台,这组修复视频播放量就达到2500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3.5亿。

这组火爆全网的视频是如何诞生的?

01

“缺憾”中发现的选题角度

香港回归25周年,作为重要报道节点,正是媒体大显身手、比拼“十八般武艺”的时候。

同题竞争该如何出新出彩?每家媒体都面临这样的困扰。央视军事新媒体也不例外。

明确军事特色、将垂类内容优势发挥到极致,央视军事新媒体定下了这样的传播策略。

广电媒体、香港回归25周年热点、军事特色定位,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央视军事新媒体找到了独特的选题角度。

据央视军事新媒体《1997那一刻》项目负责人秦祎介绍,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发掘到了很多香港回归前夕及当天的影像,由于天气、技术等等原因,这些标清影像尽管震撼感人,但并不清晰。

这样一个“缺憾”让央视军事新媒体萌生了影像修复的想法。

围绕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中英防务交接仪式及中方指挥官谭善爱等典型场景、人物,央视军事新媒体以揭秘“那一夜”为主思路,开启了影像修复之旅。

“从前期筹备到最终作品推出,整个项目前后共历时一个半月时间。我们希望能通过4K级别的影像,给予受众更佳的观看感受。”秦祎这样告诉传媒茶话会。

“25年过去了,‘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句铿锵的话依旧是那么振奋人心。”

“记得当年跟着家人守着电视机看回归那一刻,现在想起来心情还是很激动的”

有网友在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立体影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甫评价,此次修复视频从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弥补了原视频的不足。从技术上而言,修复视频弥补了原视频色调不足、画面模糊、人物轮廓生硬、缺乏细节的遗憾;从艺术上讲,修复可以让老片焕新,为观众带来更高清、沉浸式视觉体验,营造见证历史的仪式感,重拾香港回归的家国记忆。

结合重大节点,发挥主流媒体内容策划与生产优势,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形式,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央视军事新媒体香港回归时刻影像修复项目实现了用精品传播正能量,用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的统一。

但是,这样的出圈传播案例,并不是单打独斗的结果。

02

智能影像修复到底是啥?

25年前,原本画质模糊的香港回归影像资料,25年后,经过修复焕发新活力,以超清画质再次与观众见面,不禁让人好奇——“整容”似的操作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藏在“智能影像修复”这六个字背后。

秦祎谈道,央视军事新媒体将新技术、新应用以及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放在首位,力求在香港回归25年之际,推出既有情怀表达,又融合运用了科技手段的产品。本次影像修复,引入由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光影焕新修复平台,借助智能影像修复技术,将经典现场重新还原。

具体是如何修复的?

夏珍是腾讯多媒体实验室专家研究员,负责此次香港回归影像修复工作。据他介绍,修复历史影像作品甚至残损影像,对于实验室(腾讯多媒体实验室)来说是比较日常的工作,但本次视频修复远不止将低分辨率视频放大、输出为高分辨率影像那般简单。

具体来看,此次修复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光影焕新智能影像修复,突出细节。

腾讯多媒体实验室采用自研人脸修复模型,融合人脸检测、人脸修复等模块,将图像修复迁移到视频过程中加入帧间稳定性处理,优化多角度人脸效果,解决人脸检测稳定性、动态人脸遇到的复杂场景问题。

以中英防务交接仪式中中方指挥官谭善爱的面部图像为例,原先只能看到模糊的人脸,而修复后可以看清谭善爱清晰的面部轮廓,甚至皮肤纹理、汗水都清晰可见。

如此细节的修复处理,夏珍提到,主要用到了多项画质增强技术,包括分辨率增强、细节增强、色彩增强等,让生成的细节更加丰富细腻及稳定。

细节还原问题解决完毕,接下来则是色彩优化。

不少老旧视频除了画质模糊、噪点多等问题,随着时间流逝画面也容易变成灰色。夏珍表示,本次修复除了想让画面清晰度更高、细节更丰富、饱和度更均衡,也想在改变灰色画面前提下,保留90年代深圳和香港的原汁原味。

驻港部队上岗第一天,香港市民纷纷围观拍照,从修复视频来看,场景变为白天,但画面色彩效果不减。

深圳市民欢送解放军驻港部队时的视频画质情况与交接时有相似之处:天色晚、灯光弱、光源杂乱、人物多。如何保持视频原汁原味与色彩优化的统一?

实验室通过画质提升算法,在空间上提升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细节清晰度提升之后,再采用更强的色彩增强模块增加色彩丰富度,在尊重历史和原版的基础上,让视频画面色彩更为强烈。


最后,多维度提升画质。

原视频中解放军冒雨进驻香港,市民夹道欢迎时大雨倾盆。此视频画面异常模糊,画中人物糊作一团。

如何既能还原真实场景,又能高效提升画质?

针对这一问题,夏珍和同事通过一系列修复算法组合,进行了十多次的算法升级和优化,包括视频降噪、去压缩失真、去划痕算法、去雪花点斑点算法等,去除噪声和失真、提升画面清晰度的同时,尽量保持雨、雾的真实感。

以上图为例,原视频只能看到女军人模糊的脸部轮廓,修复后则增加了不少细节,面部顿时清晰许多,同时车窗上还能看出雨后的水滴和雾气。

分辨率高、细节突出,视听效果佳;以旧修旧、修旧如新,更具真实性。数字技术像医生一样,用“手术刀”解决老片身上存在的“疑难杂症”,使之恢复健康;它也像美容师,为老片“化妆”,使之焕发新容颜。

王甫谈道,央视军事新媒体携手腾讯多媒体实验室修复珍贵历史影像,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前者发挥主流媒体内容策划与生产优势,后者发挥技术能力,两者强强联合,可提高老片修复效率,提升作品质量,为受众提供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视听作品。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除了香港回归视频修复,作为经典影像修复场景技术解决方案,腾讯多媒体实验室的光影焕新智能修复平台已经运用到张国荣2000年《热·情》演唱会,《永不消逝的电波》《康熙王朝》《天下人家》等经典影视剧的超清修复工作。

03

技术力量不止于老片修复

借助数字技术,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经典艺术作品重新“打捞”,赋予其新时代气息、新的生命力,这既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是对文艺作品的推陈出新。这背后彰显了科技向善的理念,也展示了数字技术的社会正向价值。

近年来,为完整保存历史影像,保护文化遗产,经典影像修复工作被作为国家工程重视起来。早在200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就牵头启动“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在国内率先开始了抢救、保护国产老电影的工作。截至2020年,已完成3100余部影片的修复。

但是人工修复效率低一直是制约行业的“拦路虎”。数字技术的出现为老片修复提质增效提供了新动能。

2019年,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如果遇到修复难度很大的影片,电影修复师一个人一天的时间,也只能修复二三十秒。一般难度的话,每人每天也只能修复4-5分钟。” 

如今,腾讯多媒体实验室的智能影像修复技术,应用多种深度学习技术,无需人工调参,一部90分钟的老电影,7-8个小时就可以修复完毕,极大地提高了视频修复效率。

技术价值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不仅在经典影像修复领域,以AI、大数据、小程序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还深度参与到长城、敦煌、龙门石窟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来,成为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生力量。

今年6月11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手打造的“云游长城”小程序上线。用户通过“数字长城”,不仅可以直观体验到影视级超写实的沉浸式场景,而且还可以通过考古、清理、砌筑、勾缝、砖墙剔补和支护加固等简单趣味的互动,了解长城常识和修缮知识,增强长城保护意识。

“云游敦煌”“数字故宫”“智游龙门石窟”……小程序技术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随耳可听,与公众心意相通,让公众在文化体验中提升保护意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此外,数字化技术也已被运用到考古文物碎片识别、比对和拼接过程中。

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面对大量残损、碎裂的出土文物,拼接与修复是一大难题。数万甚至数十万件文物碎片,靠人力无法高效准确地完成拼接修复。利用数字化技术,文物碎片经过3D扫描,建立数据库后,AI可以根据器物的颜色、纹理、断面的形态等信息计算拼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效率。

目前,四川省文物局与腾讯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重点,在推动四川省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合作。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工具箱,借助新技术、新应用,文化保护手段不断丰富、创新,通过构筑新场景、打造新产品的方式,文化的触角得以延伸,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被再次激活,公众在文化参与中接受文化洗礼,提升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数字技术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助手,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保护效率,擦亮中华文化瑰宝,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大放光彩,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