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伍老兵对白宫的质问:活着回家后,我们还是公民吗?

本文作者为伊拉克战争退伍军人,2017年对白宫的疑问

美国退伍军人福利制度的三大支柱:健康护理、经济援助和急难救助,是政府回馈军人奉献的保障系统。随着军民关系出现隔阂,尽管政府编制了庞大的预算,但仍难以挽救退伍军人在美国社会趋于边缘化的颓势。

美军每年征召17万5千名青年入伍,而维持这股参军动力的关键,就是政府当年为所有为国服务者的一纸神圣承诺——林肯总统在第二次就职演说时所称的国家责任,也就是要“关怀每一位注定要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遗孀和遗孤。”事实上,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预算编列数字高出国务院、国土安全部,以及全国情报部门的总和。

可是华府是如何对待服役战士和退伍军人?此议题更具关键性。

从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战场上来看,时至今日,美国对进驻战场战士最神圣的允诺竟然是:活着回家。

必须指出,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在维持现役和退伍军人的承诺方面,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直到近期才略见改善。陈旧的官僚体系在面对林林总总的需求、分散各处的服务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而教育和经济补助计划,也无法满足退伍军人和其家属与时俱进的需求。

残障补偿金是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最庞大的施政计划,实际上是根据残疾程度支付当事人,但却无助于鼓励他们改善现况,或走出残障阴影。该部推出的职业复健与教育方案,受惠人数相对又不多。

一般而言,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有其优异的医疗护理服务。但问题在于许多退伍军人不能得其门而入。该部错综的官僚体系,令人难以找到服务项目,导致许多符合资格的退伍军人,无法获得实时且合宜的护理服务。2014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揭露凤凰城某退伍军人医院窜改候诊时间纪录,营造病患实时受诊的假象,该起丑闻暴露了相关制度的问题,并导致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辛关和首席医疗主管培佐接连下台。

几乎在每个月的督察长报告中,都可见到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体系设施中的护理缺失,或是环境肮脏的字句。例如2017年5月,伊利诺伊州海恩斯退伍军人医院的报告里,就提及蟑螂出现在病患的食物托盘和推车上。

看来退伍军人事务部可能无法确保自身维持高质量护理服务的使命。

美国过去八年间新近退伍军人的失业率,高过全国失业率。美国退伍军人急难救助措施——概指无家可归、酒精药物成瘾、法律诉讼问题,这都属于退伍军人给付的边缘项目,却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其他联邦部门,编列了数十亿美元的预算,为身处社会边缘的退伍军人打造了一个终身社会安全网,其规模远超过一般民众所拥有的。

可是,长期以来,退伍军人却一直是美国社会中“街友”人口的主力。此外,酒精与药物滥用严重地折磨着美国退伍军人。原因之一似乎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患者依赖药物所致,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退伍军人医院和军队医院倾向过度开药,从运动伤害、战斗压力到睡眠障碍,无所不含。另外,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确为了患有成瘾症的退伍军人设有诊所,但这些机构资源不足,而其他退伍军人也未能在此寻求任何急难救助。

最后,在退伍军人当中,有一批过去被边缘化的族群,在过去数年间浮现为问题焦点:“不光荣”退役的军人。若究其不光荣的现象,常见为服役期间内行为不端等小枝小节,而深层原因常是创伤后压力所致。按照法规,这些过去的军中成员并不被归类为“退伍军人”,因此无法享有健康护理及其他给付。但是,相较于其他退伍军人,正是这类人士最有可能挣扎于失业、露宿街头、药物成瘾、自杀等风险。

我们要提醒华府,日渐分歧的军民关系恶化了退伍军人挣扎的现况,民间雇主与其退伍军人员工之间的文化隔阂,激化了退伍军人失业率。这样的分歧可能阻碍美国退伍军人重新融入小区,以及因为畏惧被社会标签化,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上裹足不前。今日,看起来似乎像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危机不会发生,可是一有战事,你们要不要靠我们了?!我们还是美国公民吗?

本文由“战例译注小组”翻译,“这才是战争”编写,并授权“这才是战争”原创发布

公众号“这才是战争”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