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空工业雄起了?将制造新一代超重型运输机取代安-124

俄航空工业雄起了?将制造新一代超重型运输机取代安-124

俄罗斯《生意人报》6月26日报道,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UAC)今年将制定超重运输机的设计草案,以取代安-124“鲁斯兰”运输机。这是由俄新社参照该公司的年度报告报道的,该任务列入2018年的优先事项。另据俄新社报道,该报告提到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准备和批准超重型军用运输机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124“鲁斯兰”运输机自2003年以来已停产,但飞机适航性的现代化和维护仍在继续。在2018年6月初,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希望恢复鲁斯兰运输机的生产,联合飞机制造公司确信这是可能的,但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安-124所采用的D-18T涡扇发动机由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生产,俄罗斯没有该型发动机的完善技术资料和生产线,因此难以复产D-18T。

在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联合体存在期间,共制造了36架安-124“鲁斯兰”运输机。目前俄罗斯空军拥有25架。

现有的伊尔-76无法满足军方要求

伊尔-76货舱尺寸小,而且不能洲际飞行,更主要但是不擅长运输武器和军事装备。除了空降部队的武器。为了适应飞机,其他一切都必须完全拆卸。例如,直升机和喷气机必须拆开。对于伊尔-76运输机,防空系统也太大了。伊尔-76毕竟是为空降兵设计的运输机,当时没有人能预测到使用这种飞机大规模运输武器和军事装备的必要性。 当时苏军拥有将近50架安-22飞机。 安-124的批量生产正在进行中,所以没有人想到为了这个特定目的而使用伊尔-76。随着俄罗斯军方跨洲际行动的增加,俄军迫切需要这种超重型的运输机。

超重型运输机的发动机选择

目前俄罗斯没有任何一款适用于类似安-124那样的超重型运输机的引擎。

PD-14是俄罗斯最新的国产航空发动机,该发动机是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下属企业在广泛合作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研制而成,其基本型可配装中短程干线飞机MS-21。俄罗斯对PD-14发动机寄予厚望,将在其核心机基础上研制推力7~18吨的不同用途的动力装置;还将通过提高核心机推力的计划,进而研制推力级为24、28和35吨的系列发动机,从而满足大型运输机等需求。

PD-14项目的主要执行方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主要研制者是集团下属的「航空发动机」公司,主要制造商是彼尔姆发动机公司。该发动机是俄罗斯最近10年来第一型完全自主研制的用于民用客机的现代化动力装置,具有紧密的双转子结构、优化涵道比、高效的燃气发生器、全权数字化控制系统(FADEC)等。模块化结构结合数字化控制系统、内埋式诊断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保证了PD-14能够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稳定运营,达到较高的可靠性和较低的使用成本。

从立项之初,PD-14就不是一个单一的型号,而是包括诸多衍生型号的完整系列。为了满足环保方面的要求,使客户有更多的选择,进而推动俄罗斯民机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彼尔姆公司还计划使用PD-14的核心机,并为其研制一套全新的风扇驱动齿轮系统,发展出自己的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名为PD-18R,整体性能与PW1400G相当。PD-18R的推力为180~200千牛,未来主要用于诸如伊尔-96级别的双通道大型宽体客机上,也可以用作重型战略运输机的发动机。

35吨级民用涡扇发动机-PD-35

此前俄罗斯媒体透露,俄罗斯已经开始为中俄联合研制的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研制最大推力达到35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是迄今为止俄罗斯/苏联研制的最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据俄《消息报》2016年9月27日报道,装配大推力发动机PD-35的飞机将于2020年首飞。其推力高于波音787-10“梦想”飞机的发动机。根据研发人员的估计,研制PD-35需要28亿美元。这笔经费已由俄总统基金会划拨。据知情人士向《消息报》透露,PD-35航空发动机计划于2020年前开始飞行试验,2026年前开始量产。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称,负责军工产业的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对记者表示,俄罗斯已经开始为中俄联合研制的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研制发动机。据称,这种推力高达35吨的发动机是俄罗斯有史以来研制的推力最大发动机。他表示,未来中俄大客机将使用两台发动机,而不是像伊尔-96飞机那样使用4台。

中国专家表示,该发动机是迄今为止苏联/俄罗斯研制的推力最大的涵道涡扇发动机。中国运-20安装的俄罗斯D-30KP-2发动机最大推力约12吨,俄罗斯较新型的PD-90发动机不同型号推力在156-170千牛(15.9吨到17.3吨)之间。在研的PD-14系列中推力最大的型号起飞推力约18吨。两台最新研制的发动机,就能满足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0吨的大型客机的动力要求,如果装4台的话,就能研制起飞重量与A380客机相当的大型民用或者军用飞机。

安-124是世界上载重最重的飞机之一。它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半叶与安东诺夫设计局(现在在乌克兰)以及苏联领先的研究机构,企业,航空工业组织和部委合作开发的。安-124可以在高达10,000米的高度上运载长达4,500公里的超重和超大货物,重达120吨。该机于1982年12月完成首飞,并于1986年1月投入使用。该飞机长36米,高4.4米;它可以在低于零下60°C和零上45°C的条件下运行。

俄罗斯的遭遇告诉我们,发展大型或者重型运输机的前提是必须有自己的大涵道比发动机,否则就要受制于人。此前俄罗斯已经多次对外宣布要重启安-124的生产,但是一直是雷声大有点小。足见发动机的对其的影响有多大。希望中国的航空工业尽快解决“心脏病”的问题,让中国的重型运输机早日飞上蓝天。(幂谈天下/张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