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宣布20倍音速导弹研发成功开始量产,美军方:受到攻击核报复

文/杨斌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7月19日电 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在加强俄军事安全框架下的高超音速导弹综合体的研制工作已结束,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开始进行量产。新型综合体飞行轨迹的不可预测性是通过其机动和绕过反导防区的能力而实现的。该有翼弹头的飞行在致密大气层的数十千米高度进行,它不同于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后者沿弹道轨迹飞向目标。“先锋”所加最快速度是音速的20倍。

俄罗斯国防部称:“俄国防工业综合体完成了‘先锋’导弹综合体的研制工作。军工企业开始对其量产。”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约翰·海顿上将3月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美国无以对抗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威胁发动核报复”是美国面对这种武器唯一的保护手段。

杨斌国评论:美国目前是反超音速导弹技术领先国家,实验级装备技术能连接上限为2.5马赫导弹。这是美国海军在数年前在海军军舰利用综合系统,改进标准-3导弹在快速高空跃起之后,获得高度之后,利用弹头雷达做快速扫描才能做到。拦截20倍音速不但在目前无法做,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在技术上实现拦截的可能性。该技术也只是针对海军舰队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应对。

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在很早就开始在中美俄之间发展。而且技术有向全球扩散的趋势,该技术作为军事最领先的美国目前也没有很好办法应对。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一度提出,中美俄三国能够协商,签署一份类似“核不扩散”协议之类的约定。防止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在全球内扩散。

高超音速导弹一般是指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以上速度的飞行器。最早理论是有美国提出并最先试验,X-51飞行器,美国已经实验多年。俄罗斯和中国属于后来跟进计划者。与美国可控飞行器回收者来说,俄罗斯“先锋”很显然是一次性产品。

高超音速技术,按照技术来说,并不是太新鲜的东西。只不过是把部分战略导弹技术移植到战术武器上罢了。唯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能低价值发射和再入大气层耐高温技术,以及对高价值目标精确瞄准问题。不解决这几个问题,高超音速导弹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从美国军方发言来看,对于自己打开的这个潘多拉魔盒。俄罗斯跟进研发针对自己的武器系统,也是很无奈。话又说回来,俄美本身就属于相对“敌对”关系,多一种对抗手段,对于美国来说也就是“虱子多了不痒”的效果。即便没有高超音速导弹问世,俄罗斯军事上对付美国手段依然不少。

核子猎潜艇原创作品,没有授权,不得转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