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之作苏47“金雕”,终将王者归来!

俄罗斯著名的苏47“金雕”战斗机,曾用名S32,S37,苏霍伊设计局曾经将其作为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机型,并作为俄罗斯当时重要的复合材料与电传操纵系统的试验平台。该机于1997年9月25日首飞,2002年编号改为苏-47。

苏-47金雕战斗机的最大特点在于惊世骇俗的前掠翼设计,一反自飞机诞生以来的翼型设计思路。苏47金雕与美国格鲁门公司的X-29前掠翼试验机很相似,但其研发完成度远高于后者,先后完成数百次亚音速和超音速试飞。苏霍伊从S-37(Su-47的试验机)就开始不断积累俄空军的五代机类型的试验研究,并将其作为同时期美五代机F22的对手机型,对其提出的一系列的研究指标包括:性能不能低于美国F-22;多功能性(空战、对地打击);超级机动性;隐身性;短距起降技术等。

苏47独有独有的前掠翼设计使“金雕”在亚音速时有极高的灵敏度,在亚音速和大攻角时有出色的气动性能,能够快速的改变仰角和飞行路径,并且可以在所有的仰角下发射武器;即使在超音速时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机动性。苏47金雕的气动布局和结构为串置三翼面布局,采用了翼身融合体技术,并使用了吸雷达波涂层和90%的复合材料。机翼前缘后掠角为-20°,有全展长襟翼,后缘前掠37°,内侧为普通襟翼,外侧为副翼,翼尖为弧型。全动近距耦合鸭翼,前缘后掠50°,后缘后掠-16°,可同步或差动偏转。外翼后缘有副翼和襟翼(襟副翼),前缘可下偏。

苏-47金雕是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研制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当年苏47金雕的惊艳亮相,震撼了航空界,并被视为俄罗斯空军的希望所在。然而,后期的研发过程令人扼腕,由于苏-47金雕无法满足俄罗斯军方的要求,使得其在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竞争中败给了苏57,最终苏-47停止研发,未能实现量产。其主要原因苏霍伊设计局始终未正式宣布,据分析,是其前掠翼设计在飞行特别是超音速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机翼结构发散问题,在当时的复合材料技术条件下,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

虽然苏47金雕在此后已然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笔者相信,随着现代复合航空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苏47金雕终在未来的某一天必将王者归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