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创未来·神奇的超导材料】军民协同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央视网消息:“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40多个军民共用重点实验室,今天的节目,我们的记者就到实验室里来了解神奇的超导材料。在超导材料这个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相互融合,为新材料的应用打开了新的空间。

记者王世玉说,我手上的这个方块里面,就有一小块研制出的超导带材。现在我们把这个方块放在液氮中进行一个低温处理。降温后,我们将它放在这边的模拟装置上,就可以模拟出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场景。超导磁悬浮将会比普通磁悬浮列车在悬浮高度上提升一个数量级,从而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行驶速度。

超导体是指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身电阻能够突然降为零的材料。而当电阻为零时,材料在传输电的过程中将没有损耗,同时产生强磁场。因此,广泛应用在与电和磁相关的领域。

上海超导项目技术负责人赵跃说,同样直径的这个超导电缆可以替代7到8根普通的电缆。在强磁场方面的应用,比如说我们现在医院用的这个核磁共振成像,还有磁悬浮,各种各样强磁场的应用。

记者王世玉说,超导磁悬浮列车只是超导材料的民用应用之一,而它还更多的能够应用在航母电磁弹射、超导电磁炮等等的军用领域。

正是由于在军民融合战略的提出,军工单位开始更多地把超导军事应用的需求提给了他们,实现研发与应用之间的无缝对接。

上海超导项目技术负责人洪智勇说,最终是达到了材料更加适合他们应用。同时也带来了材料的性价比的提高,以及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产业化走的步子会比正常要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