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中国和日本差距有多大?我们究竟差在哪?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和日本展开了生死的对决,中国被日本打的节节败退,丢掉了半个中国。不是日本到处浪招惹美国,中国真可能会被日本灭亡。那么抗战时的中日两国差距有多大?我们到底差在哪?

1937年抗战爆发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36亿美元,而日本只有66.6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两倍多。但中国的GDP完全是靠农业和人口堆起来的,人均财富及产业结构和日本差距很大。举个例子,尼日利亚和瑞典的GDP差不多,但瑞典比尼日利亚可厉害多了。中国是农业国,日本是工业国,农业国是无法和工业国相抗衡的。

抗战爆发前,日本的工业总产值近60亿美元,而中国仅仅13.6亿美元,日本能生产飞机、大炮、坦克、航空母舰等各种现代化武器和工业产品,而中国则只能生产面纱、面粉、烟草等轻工业产品,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根本无法和日本抗衡。1937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4万吨,而日本钢铁产量580万吨。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而中国为0。至于海军中国更没法和日本比,日本1937年生产军舰52400吨,而中国一吨都造不了。

抗战爆发前,日本国土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加上朝鲜和日本以及控制的东三省,面积约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当时的中国实际控制面积约为700多万(理论面积1140多万)。不过开战后日本很快占据了中国的东部沿海富庶地带,中国丧失了80%的工业和近半的人口,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差距完全是一边倒,中国能够在西北西南苦苦支撑殊为不易。

抗战时,中国约有4亿人口,日本有6000余万,连同控制的朝鲜、台湾和东北人口超过1个亿。虽然日本人口少,但日本国民素质高,早在1931年日本就普及了初中教育,而中国大部分都是文盲,连字都不会写,这种在教育上的差距才是中国和日本最根本的差距,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差距因此被拉大了好几倍。

抗战前,中国约有军队220万,世界第一,超过日本的70万。不过日本在乡军人有300万,日本能在72小时内动员超过300万兵力,而中国由于缺乏完备的兵役制度,只能靠抓壮丁,军队数量和质量都比不上日本,直到抗战结束中国军队数量都没有赶上日本,仅仅是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此外,日本军队占有绝对的优势,日本海军和空军完全碾压中国。1937年日本有飞机2700余架,中国300余架;日本海军舰艇吨位190万吨,而中国仅仅5.9万吨,不足日本的零头;中国的坦克、重炮等重型武器和机械化装备更是和日本没法比,最关键的是日本有制造能力,越打越多,而中国缺乏工业基础,大部分武器需要进口,越打越少。日本飞机大炮坦克肆虐中国,而国军连弹药补给都是问题。不是有英美帮助,中国真的挡不住日本的现代化部队。

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并不简单的是纸面数据上的差距,也不仅仅是工业产量的差距,中国和日本已经有了代差。可以说日本已经领先中国一个时代,中国在没有完成工业化前没有外力的帮助是打不过日本的。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人口和资源潜力被激发出来,中国才赶上并超过日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