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排长任职季 “铁拳尖兵”怎样练成

迈好岗位任职第一步 且看“铁拳尖兵”是怎样练成的

——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首届“铁拳尖兵”集训纪实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不觉又到了新排长任职季,经过军校生活的历练,新毕业干部们的能力素质到底如何?分配到基层部队后,能否与部队需求实现无缝对接?针对新排长们来到部队后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紧贴部队形势任务,着眼提升新毕业干部岗位任职能力,成立首届“铁拳尖兵”集训队,进驻该团的“长空铁拳导弹营”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集训。在“长空铁拳精神”的感染下参训学员深烙政治底色增强归属感,强训专业知识打牢基本功,狠抓养成标准消除骄娇气,融入兵种文化任好第一职。近日,笔者走进该集训队,一睹他们这几日来的成长蜕变。

在领悟“长空铁拳精神”中扛起责任

“每看到‘长空铁拳导弹营’这几个字,心中便会有一种满满的自豪感,不由自主地发问自己,今天努力了吗?”新毕业干部李溢彬在日记中写道。初次来到集训队,走进该团某营驻地,李溢彬被营区内宽敞整洁的环境所吸引,知了声响、绿草树荫,平坦的柏油马路一望无际……他憧憬着集训的日子在这种环境中度过定会是一件轻松幸福的事。

“根据集训工作计划安排,集训队在营区搭设警戒线、建立野战岗哨,24小时不间断执勤。”八月冀北,烈日依旧,刚参加完体能训练的李溢彬此时心里面充满着阵阵“凉意”,“集训驻地是在营区内,还要搭帐篷住?站岗执勤会不会显得多余?”

带着疑问和内心的疲惫,他越来越觉得:集训的日子会是枯燥加无味。直至从该团政治工作处杨昌辉主任在开训动员上的授课那天,他才找到了答案。“大家集训所在的这个营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地导营之一,1967年9月17日在广西击落敌高空无人侦察机1架,开创了地空导弹兵击落高空无人侦察机先例;去年4月该营在西北大漠勇夺空军首届‘金盾牌’奖,同年6月被空军授予‘长空铁拳导弹营’荣誉称号。一代又一代‘长空铁拳导弹营’人披荆斩棘,不断续写着中国地空导弹兵的辉煌篇章……”

听完杨主任的授课,李溢彬来到“长空铁拳导弹营”石刻面前,自己仿佛回到了“大地为纸,树枝当笔”的岁月,感受到十年机动设伏隐姓埋名的艰辛,原来代代传承下来的“铁拳精神”早已根植于广大官兵的血脉之中,早已成为勇士们攻坚克难的动力之源,“野营住宿,虽然看起来是多此一举,但实际上这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于地空导弹兵而言‘随时能走、随时能打’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站岗执勤虽然看起来是一件简单枯燥的事,但里面包含着确保营区安全的使命和责任,战场上就是关乎战友生死存亡的大事!”从那天起,李溢彬的思想来了一个“180°转弯”——精神饱满、身姿挺拔,把“长空铁拳精神”铭记于心、将责任扛在肩上。

传承绝非一朝一夕,积累却在一点一滴。该团集训队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引领下,着重增强新毕业干部们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接力传承“长空铁拳精神”,通过开展谈心交流、专题教育等活动,帮助参训学员尽快适应环境,避免出现思想“滑坡”,用满满的干劲、韧劲、拼劲培塑地空导弹兵的铁血情怀。

在不断“比拼较量”中增强本事

学历,资历,谁说了算?军官,士官,谁的本事大?在本次的集训队伍里,同样还有中部战区空军某旅分流的十一名战士。新军官与老班长一起在集训队加钢淬火,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李糠明,身上一股子“倔脾气”,在集训队里名气可不小——军队顶尖学府毕业,连续三年担任模拟连干;三期士官班长米文帅,在集训队里兵龄最大,是个急性子,碰到问题总是当面指出。

“我是值班员,今天的训练要按照计划实施。”“我参加过训练骨干集训,队列训练场上我也可以发言。”新毕业干部李糠明担任值班员第一天,老米就和他“怼”上了。原来集训队正准备队列训练,值班员小李想着提高训练进度,让大家直接进行班队列训练;老米觉得先把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练扎实更为重要,双方各执己见。有的认为新毕业干部分到部队干劲足,想在工作中“小试锋芒”;有的认为士官们经历丰富,想把经验用在工作上……

训练场上老米与小李虽然“红了脸”,但是在场下“交了心”。在正课期间学习装备理论知识时,复杂的公式和原理图让米班长发了愁,在接受李糠明讲解的推算方法后,学习起来轻松很多。“铁拳尖兵”集训队在“茶余饭后”时间中,组织士官班长向新毕业干部传授基层管理经验——自己先怎么干、兵该怎么带、遇到难题怎么办,道出了对新排长的岗位要求;新军官们向战士们分享了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类活动后的心得体会,交流了思想、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集训队还通过制定《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对新毕业干部学员和分流的战士学员做出对照,在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之余,促使参训学员能够利用集训机会展开思想交锋、取长补短。

在经历“实践检验”中铸就铁拳

“搜索发现目标,方位xx,高度xx……”烈火淬锋铸利剑,高温酷暑砺精兵,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口令传入野战指挥所,这一场景发生在该团某营的阵地上。引人注意的是,下达这一系列“老练”口令的并不是经验丰富的营连级指挥员,而是正在集训的新毕业干部。这些刚刚从院校来到部队的“新人”,为何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能变身“达人”?

据笔者了解,“铁拳尖兵”集训队从战前准备、战时动员、临战训练、战斗操作和战后总结五方面开展“综合演练”,严格按照实战标准设置各种战场环境,坚持让参训学员在模拟战斗中“唱主角”,抓住“长空铁拳导弹营”兵器状态检查、操作训练等时机,组织参训学员跟班学习,上手操练,淬炼他们的打仗本领;专门邀请“大校保障班”专家、“兵专家”吕满海、“蓝盾尖兵”王一等先进典型为集训学员授课,介绍历年执行的防空反导任务相关经验。

在“铁拳尖兵”集训队中,仅仅将拳头练硬称不上优秀,同样会开展政治工作才能成为尖兵:在平时能够将教育送到官兵们的心坎里,为官兵们的思想动态把关;在战时会做思想动员,凝聚“敢打必胜”的战斗力。分流战士学员、列兵丁占一最近是个“忙人”,新毕业干部们初来乍到,难免会对基层部队产生抵触情绪,平时“高冷寡言”的他“走上台前”以一名思想骨干的身份逐一对班内同志谈心交流,详细询问在集训队生活的适应情况、是否存在思想压力,谈心过程中熟悉开展思想教育的方法、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

使命与责任在肩,青春与拼搏同行。一声声嘹亮的呼号,一件件被汗水浸透的迷彩服,一双双坚毅的目光,“铁拳尖兵”们正用实际行动为成为未来过硬的指挥员和战斗员而努力,将“长空铁拳精神”外化于形——以崭新的姿态,走上新的战位;内化于心——以昂扬的斗志,传承胜战基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