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兵力参演!俄超大规模军演下周登场 中国将派兵参演

9月6日报道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9月4日报道称,从9月11日到15日,俄罗斯将举行198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个代号为“东方-2018”的战略演习将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举行。

根据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9月4日刊登的一篇报道,本次军演将有近30万士兵、1000架军机和舰船参加,他们分别来自总部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总部设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巴伦支海岸奥列尼亚湾的北方舰队。

报道称,首次参加俄罗斯“东方”军演的中国将派出直升机和3200名士兵,蒙古国将派出一支小规模的分遣队。目前尚不清楚在即将举行的军演中假想的对手是谁。

洛伊解读者网站称,这是“一场大规模战争的预演。而且,这场军演还将展示俄罗斯在远距离同时和迅速调动大型联合部队以及与中国进行配合的可能”。

资料图片:俄空军苏-35、苏-34及苏-30SM战机组成联合编队训练。(图片来源于网络)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9月4日报道称,超过30万士兵——主要是俄罗斯士兵以及一支由3200名中国士兵组成的分遣队——将从9月11日开始展开为期5天的军演。

在规模上,此次军演令2017年在俄罗斯西部地区举行的“西方-2017”军演相形见绌,后者有1.3万名士兵参加,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冷战时期的苏联。

报道称,这一次,两支俄罗斯海军舰队以及1000架军机、900辆坦克和无人机将来到日本海,或者说东海。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朗茨·克林采维奇在接受塔斯社记者采访时说:“这场自198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的主要目标是检验俄罗斯武装部队的战备状态。”

报道称,他说:“首先,我指的是美国正在对俄罗斯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指的是华盛顿的制裁,这些制裁正在削弱俄罗斯经济。

他补充说:“这是针对俄罗斯的某种预防性打击,一种阻止俄罗斯不可避免的崛起和转变为一个全球主要大国的企图。这是对北约以包围我们国家为目的东进行动的补充。”

上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发言人迪伦·怀特证实,俄罗斯在“东方-2018”演习期间将把重点放在“演练大规模冲突”上。

资料图片:俄海军陆战队搭乘BTR装甲车进行登陆演练。(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道称,由于演习地点位于亚洲,俄罗斯能够“尽可能减少警示西方观察家留意正在发生事情的必要和规避现有的条约”。

曾任美国陆军军事学院麦克阿瑟研究员的布兰克写道:“中国参加此次军演证实了俄罗斯分析人士瓦西里·卡申的观点,即这次军演意味着俄中两国建立了某种军事联盟。”

报道称,布兰克指出,中国军队也将参加此次军演意义重大,因为这凸显了深刻影响华盛顿战略政策的这两个国家强化了军事合作。

过去几年中,北京与莫斯科的关系变得极为友好。

报道称,拥有乔治敦大学冲突解决专业硕士学位、曾担任“和平队”在华指导老师的塞巴斯蒂安·罗布林在《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撰文称:“最终,莫斯科和北京都将‘东方-2018’军演视为对华盛顿在国际事务中主导地位的一个警告。”

资料图片:参加“和平使命2018”联合军演的中国陆军07式自行火炮。(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铁鹰列阵!俄50架伊尔76空投战车抗北约

近日,俄罗斯空降军(简称VDV)举行了一次近年来规模空前的空降作战演习,出动了50多架伊尔-76运输机,近千名伞兵及百辆空降战车参演,针对北约军演意味明显。图为已挂装空降伞包的BMD-2空降战车群,正准备依次驶入伊尔-76MD运输机。

等待装入伊尔-76MD运输机的BMD-2空降战车群动态图。

俄空降军是俄联邦武装力量中与陆海空三军并列的独立兵种,其前身为苏联空降军,最初组建于1930年8月,曾参加过二战、苏军入侵阿富汗、两次车臣战争、俄格战争等多次实战,通常在实战中通常作为精锐力量使用。图为20世纪30年代(二战前夕),刚组建不久的苏联空降军伞兵从一架图波列夫TB-3轰炸机上跳下,进行空降训练。

苏联伞兵从TB-3轰炸机上跳下进行空降训练动态图。

VDV现役兵力6万人,配备包括BMD-2、BMD-4等在内的约1800辆各型空降战车,经常会与俄空军的伊尔-76、安-124等运输机部队进行协同训练。

图为此次参演的俄军伊尔-76MD运输机群。

伊尔-76MD由俄罗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的伊尔-76军用改进型(伊尔-76基本型于1974年6月投入服役,MD为俄语“远程改进型”的缩写),载重52吨时,最大航程5000公里,可搭载126名伞兵或3辆BMD-2空降战车, 与其他型号最大不同就是在机尾加装了炮塔(红框处)。

本图可见伊尔-76MD机尾的两门Gsh-23双联23毫米速射炮。

尾炮塔内配备有2门Gsh-23双管航炮和PRS-4“氪”雷达瞄准具,Gsh-23是俄制战机的标准装备,采用独特的“加斯特”原理,即一个炮管发射炮弹时,其后座力通过一个杠杆装置来带动另一炮管装填及开火,虽然结构简单,但射速与结构笨重的加特林多管航炮相比并不逊色,单门航炮最高射速可达每分3600发。大图为米-35M武直配备的Gsh-23航炮。

图为伊尔-76MD使用尾炮塔压制地面目标的特写动态图,可见抛出的弹壳。

图为已挂装空降伞包的BMD-2空降战车群,正准备依次驶入伊尔-76运输机。

BMD-2战车在信号兵调度下进入预定位置,准备装入伊尔-76。

BMD-2空降战车,从1985年起进入苏军服役,曾参加过苏军入侵阿富汗战争,算是俄空降军的“老牌装备”之一。该车全长7.85米(主炮向前时),全宽2.94米,全高2.45米,作战全重仅11.5吨,主武器与BMP-2步战车相同,为一门30毫米2A42型多用途自动炮,备弹300发。图为BMD-2战车四视线图。

BMD-2空降战车群准备从伊尔-76机尾装入货舱,背景还可见几架封存的A-50预警机,翼下发动机均已拆除。

和美军战车直接驶入货舱的方式不同,BMD-2战车是用机载起重机吊入货舱的。

以吊装方式装入伊尔-76MD运输机的BMD-2空降战车动态图。

机载起重机遥控器特写,充满了苏制设备特有的沧桑感。

进入货舱之后,BMD-2战车也是以吊装的方式在舱中移动的,注意顶部的两个起重机轨道。

航拍视角显示的正在进行BMD-2空降战车装入作业的伊尔-76MD机群,一架可搭载3辆战车。

伞兵列队进入伊尔-76运输机,准备起飞。

空降前,军官帮助伞兵将开伞索扣钩到钢索上,伞兵依次离开机舱后会自动拉开引导伞。

伊尔-76MD机群以编队方式飞抵空降区。

飞抵空降区后,机群按“先战车,后伞兵”的顺序空降,可在短时间内大批兵力投送至战区。图中可见下方率先投下的BMD-2战车,以及上方刚刚离机的伞兵群。

BMD-2战车在减速伞的作用下脱离货舱。

图为地面上拍摄的伊尔-76MD空投战车瞬间,可见该机的尾炮。

BMD-2空降战车空投动态图。

多个主伞开启后,BMD-2战车便以稳定姿态落向指定区域。

伞兵依次快速从尾舱门跳出,引导伞很快打开。

除从尾舱门空降外,俄军伞兵也有训练从两侧舱门离机跳伞。

BMD-2战车和伞兵落地后,很快就能投入作战。

从机群尾部角度拍摄的航拍视频截图,场面十分壮观。

过去常认为伊尔-76MD加装武器主要用于自卫,实际俄军是将这些武器用于压制空降区的敌方防空火力。图为地面上拍摄的伊尔-76MD尾炮扫射瞬间。

苏军入侵阿富汗期间,苏联空降军士兵的战地留影照片。

图为车臣战争期间,一名俄空降军士兵肩扛火箭筒路过一辆BMP步兵战车。

伊尔-76MD的尾炮塔配备了2门双联Gsh-23航炮,最高射速可达每分7200发。弹药可混装穿甲弹或高爆燃烧弹。

伊尔-76三机编队释放热焰弹表演。

【延伸阅读】俄媒:上合军演下周揭幕 中国参演部队抵达车里雅宾斯克

8月18日报道 俄媒称,俄罗斯中部军区新闻处16日宣布,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约700名军人、逾100件装备将参加于车里雅宾斯克州举行的“和平使命-2018”国际军事演习。

据塔斯社8月16日报道,中部军区新闻处称,中国派出的参演部队已经抵达。共计约700人。此外,逾百件军备及特种设备通过铁路运达,包括坦克、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等。

报道称,目前来自中国的参演武器和装备、物资正在卸载,中国军人被安置于当地切巴尔库尔训练场的野外营地中。

据此前报道,近300名印度士兵已搭乘伊尔-76运输机,最早抵达车里雅宾斯克州,另有近百名巴基斯坦士兵也已到达。

报道称,8月22日至29日,“和平使命-2018”上合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演将在俄罗斯的切巴尔库尔训练场拉开帷幕,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的陆军、空军部队将参加演习,乌兹别克斯坦派观察员出席。今年共有逾3000名军人和近500件军备参加此次军演。

俄罗斯中部军区新闻处通报说,16日抵达车里雅宾斯克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机将在“和平使命-2018”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演习期间使用导弹和炸弹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中部军区通报称:“(解放军)四架米-171多用途直升机、四架直-10武装直升机和两架伊尔-76运输机已抵达沙戈尔机场。解放军飞行员在演习中将演练转场备用机场、为前进中的地面部队提供掩护、人员空降、空中侦察、对地面目标进行导弹和炸弹攻击等项目。”

“和平使命”反恐演习每两年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境内举行一次。上次演习于2016年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

另据俄新社8月16日报道,中国空军通报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已于16日飞往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市参加“军队-2018”国际军事技术论坛。

报道称,八一飞行表演队是今年库宾卡论坛上唯一受到邀请的外国飞行表演队,同时这也是八一飞行表演队第二次在俄罗斯参加表演活动。

表演队由7架歼-10表演机和2架伊尔-76运输机组成,它们将参与两场表演。

2018年8月16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飞机从新疆某机场起飞离境赴俄罗斯。新华社发

【延伸阅读】叫板美国!俄百架战机克里米亚实弹军演

6月9日,针对美国为首的北约17国军队在黑海地区举行的联合军演,俄军在克里米亚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抗登陆演习,期间出动了超过百架的各型战机。图为苏-25SM攻击机齐射火箭弹。

俄军从2014年开始就已在克里米亚地区部署了重兵,图为2014年3月拍摄的Gvardiesky空军基地卫星照片,可见大批苏-24MP战斗轰炸机、苏-27战机和S-3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此次军演中的演练课目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此前北约刚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Nemirseta进行了两栖登陆演习, 图为苏-24MP战斗轰炸机编队对滩头目标进行密集投弹。

苏-24M(MP)全机长22.53米,最大翼展17.64米,最小翼展10.37米,机高6.19米,最大起飞重量43吨,最大平飞速度1.35马赫。最大作战半径615千米。图为苏-24M战斗轰炸机的彩色剖面图。

苏-24MP战斗轰炸机编队进行低空密集投弹的动态图。

图为座舱视角拍摄的苏-24MP密集编队照片。

苏-25SM攻击机进行编队投弹,攻击海面目标。

苏-25SM是苏-25系列的最新改进型,于2000年正式交付俄空军使用,配备了最新的夜间攻击和导航设备,以及新式平显。升级后的苏-25SM可以使用Kh-25和Kh-29空地导弹。图为苏-25的官方性能介绍图。

苏-30M2与苏-27战机编队对滩头目标进行低空投弹轰炸动态图。

参演的苏-27SM3战机。

自1985年6月首次投入服役,苏-27战机30多年来仍是俄空天军、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主力机型之一。图为苏-27SM改进型数图,列举了多项详细技术参数。

苏-30M2是在苏-30MK2基础上推出的最新改进型,首批于2012年投入服役,与俄军此前装备的苏-30SM不同,苏-30M2并未配备鸭翼。

除固定翼战机外,此次俄军也有出动大批武直参演。图为米-28N武直编队使用反坦克导弹对滩头目标进行补充“打击”。

米-28N攻击直升机发射反坦克导弹消灭滩头目标动态图。

米-28N”夜间猎手“由米里设计局基于米-28“浩劫”改进而来,在旋翼顶部加装了桅顶毫米波雷达,还在机头加装了热成像及红外传感器。由于换装了新型发动机,米-28N最大起飞重量达11.5吨,载弹量达2.4吨。

军演中,卡-52攻击直升机使用30毫米速射炮对地扫射。

卡-52于2011年正式进入俄军服役。该型机全长15.96米,旋翼直径14.5米,机高4.9米,最大起飞重量10.8吨;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310千米,最大航程520千米。卡-52固定武器与米-28N相同,也搭载一门2A42机关炮,但布置方式与后者不同,机炮固定在机身右侧,备弹280发。图为卡-52技术参数示意图。

除2A42机关炮外,卡-52在机身两侧短翼下共有6个挂点,但通常只使用其中4个(最外侧的2个挂架用于挂载双联(共4枚)”针V“空空导弹,但很少使用),标准挂配方案包括:12枚AT-16“旋风”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10千米)+2个S-8火箭巢(共40枚)或12枚“突击”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6千米)+2个S-8火箭巢。可谓“武装到牙齿”。图为卡-52武器挂配示意图。

Mi-28N武直发射反坦克导弹。

米-8AMSth运输直升机进行机降特战队演练。

俄军米-8直升机在克里米亚地区进行机降训练资料图。

除各种固定翼战机和武直外,俄军防空部队也有参演,例如图中的“铠甲-S1”防空系统使用双30毫米速射炮实弹打靶。1

图为今年1月14日,已在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费奥连特角进入战斗值班状态的俄军第31防空师第18近卫防空导弹团的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图为外媒绘制的俄军部署在克里米亚半岛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的覆盖射程示意图,其中紫圈为2017年1月部署的第一套,红圈为2018年1月部署的第二套,可见已基本能覆盖黑海及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无疑会对美国及北约国家的军机在黑海地区的活动造成极大限制和威胁。

苏-24M机身翼下共8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为8吨。图为苏-24M进行地面武器展示,最前方的为Gsh-6-23六管23毫米加特林航炮,是该型机的固定武装。后方从非制导航弹、精确制导航弹、空地导弹到重型燃料空气炸弹均为苏-24M可挂载的弹药。

图为2017年3月,俄军苏-27SM3机群在克里米亚上空齐射R-27中距空空导弹演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