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关东军士兵到解放军军官,走到江西后终于为自己感到自豪

日本投降以后,许多日军官兵加入了人民军队,从东北打到南国,还有人成为志愿军入朝参战,甚至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浅野芳男,他本来应该成为一个家境不错的日本商人。他是商人家的长子,继承家业本来是分内的事情,但是一张红纸,他就成了日本关东军的一个医护兵。浅野运气其实好的爆棚,关东军有相当多的部队被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喂鱼,他却一直没有被抽到,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他一仗也没打过。苏军来到的时候,他就在医院里当了俘虏,因为他们似乎被遗忘了,根本就没有任何命令给到他所在的医院。后来他们被苏联人改成了传染病医院。浅野眼看就要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去了,但因为之后疫情严重,苏军怕他们把传染病带到苏联,就把这些军医连同患病的战俘一起给了解放军,当时的名称是东北民主联军。但是为了招人方便,他们有的部队也自称抗联。

浅野所在的卫生队被移交给解放军之后,官兵平等让这些前日军们都大惑不解。之后这支卫生队和患病的日本俘虏们回到了北安,在这里他们相对自由,但是必须自己干活养活自己。这时反战同盟的日本人来到了他们身边,劝说他们为民主联军服务,但是这些人抵触情绪非常严重。浅野芳男,日本投降时他已经是医曹了,是抵触情绪最强的人之一。

之后是日俘遣返,但有一批顽固的日俘被送去了鹤岗煤矿,做起了矿工。浅野芳男害怕去煤矿,就想办法找人,成了一名军医,只是这次是解放军医院的医生。

浅野芳男等人最担心的是有人给他们学习,但是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中文,反战同盟的战士是宝贵的,不会浪费在他们这里,给他们这些军医们做翻译的是个以前的日本特务。

他们的转变,是被环境所感化的,尤其是在和日本人自己的交流中。有个日本医生出差,遇上了一个给解放军师长开车的日本人。两个日本人聊了起来,日本司机很直率的说,自己不喜欢共产主义,但是自己的师长是个值得信任的了不起的人。这种感染力是最强的,因为浅野自己的院长也是这样的人。虽然,浅野脑子里想的还是如何尽快回国,但是解放战争期间,显然是不可能的。浅野的医院,远离战争前线,闭塞的环境,使得浅野根本就不知道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直到1948年11月4日,浅野的医院突然收到了搬迁的命令,于是他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成了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日本人,还是连级军官。浅野第一次行军就被吓了一跳,因为他在日军时期每小时徒手行军要求是四公里,但是四野的要求是六公里,而且无人掉队。浅野第一天穿的是原来在日军时期的军靴,第二天就换成了中国布鞋,因为穿着军靴他实在跟不上队伍。行军第一天他就学会了热水烫脚。由于解放军军装没有军衔,可怜的浅野搞不清谁是军官,一旦遇到陌生环境,就担心陷入混乱,但是却从未遇到。在从山海关到广西步行丈量了半个中国之后,浅野终于学会了什么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浅野对于学习非常在意,虽然他已经是解放军军官了。当大家在一起学习文件,比如《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类,浅野是各种挑刺,各种抵触,但是各种找麻烦之后,细细看下去,觉得讲得还是很有道理,慢慢觉得,光是挑刺怎么能够进步呢?

浅野跟着部队不断的走,走到了江西,当农民在路边欢迎部队,高呼“我们的部队回来了”的时候,浅野突然想通了。从此,他觉得自己是个解放军战士了,并为之自豪,虽然他从来没有摸过枪。

过广州,到钦州,回洛阳,终于在1953年,浅野回到了日本。

浅野是哪支部队的呢?他是三十九军的军医。

本文作者 :黄河故人,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