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传承雷锋火种,武警战士走进车站广场和社区

摘要:“保护环境,让地球不再流浪。”

“来,喝杯热茶吧!”

“阿婆,您又忘啦,剩菜剩饭容易腐烂,不能放进可回收垃圾箱。”

在全国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武警上海总队的官兵们开展多种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武警官兵有的到车站为旅客服务,有的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延续传承雷锋火种。

服务过往旅客和附近群众

3月3日,武警上海总队执勤三支队五中队官兵在火车站南广场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过往旅客和附近群众。武警官兵义务为群众测量血压、免费帮行人理头剪发,还向旅客提供免费茶水、宣讲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知识。

“小伙子,要不是听了你的讲解,我还真不知道二手烟对家人伤害这么大,下回不但自己吸烟要控制一下,也要记住不能在家人面前吸烟了。”来上海旅游准备返程的一位河南大叔一边灭掉了手中的香烟,一边将这本宣传册紧紧攥在手里。

在这次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武警官兵们积极开动脑筋,将健康卫生常识和环境保护知识制作成精美的宣传小册子,积极向行人宣传普及。一位行人经过武警战士耐心讲解后,主动将垃圾分类丢进了垃圾桶内。

一旁的理发员战士小王正在为一位老奶奶理发,看到小王娴熟的手法,老奶奶不禁夸赞小王的手艺丝毫不比理发店的水平差。

“那可不,不光我们中队战士的头发由他包了,连中队长、指导员的头发也是他来理呢。”另一旁的士官谭高威说完,将镜子移到了老奶奶面前,里面映出了老人开心的笑容。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战士们忙前忙后,没有一个人叫累,谭高威擦着头上的汗珠说:“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需要的人,我不但不觉得累,反而感到浑身是劲。”战士们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容。

深入社区宣传垃圾分类

“阿婆,您看,废电池含有大量汞,严重污染环境,属于有害垃圾,不可以乱扔。但是废弃纸张、塑料瓶可以再次利用,应该放进可回收垃圾箱……”1月19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文正式公布。3月4日,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五支队八中队的官兵深入驻地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群众义务宣讲垃圾分类政策及基本常识。

在桃园社区进门不远处,武警战士王磊向社区群众认真地讲解着垃圾分类的知识,看到居民刘奶奶把生活垃圾扔错了垃圾箱,赶紧捡起来放进湿垃圾箱内。

在小区生活了40年的刘奶奶今年70岁,老伴去世后一人独居。对于垃圾分类制度与基本常识,老人一无所知。“哎哟,阿拉脑子不灵啦,谢谢侬啊。”经过武警战士的耐心宣讲,刘奶奶基本了解了垃圾分类,脸上绽放出收获知识的笑容。

武警官兵们除了宣讲垃圾分类常识,还为路过的居民免费分发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和分类垃圾袋,并“蹲点”指导前来丢弃垃圾的群众进行垃圾分类,使小区居民能够初步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和投放步骤。

“武警官兵十分热心,经常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清理社区卫生,宣讲垃圾分类,帮助孤寡老人,真是我们百姓身边的‘活雷锋’。”桃园社区朱海霞书记边介绍边竖起了大拇指。

“保护环境,让地球不再流浪,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义务宣讲很快就结束了,武警战士谷宗超感慨良多。

“响应政府号召,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武警官兵应当义不容辞地去参与,争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和宣传者,为建设美丽社区、新时尚上海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中队指导员黄健这样说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