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轧制成功!攀枝花“擀”出“手撕钛”


汪云富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8月10日,从四川攀枝花市传来好消息:四川鸿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鸿舰公司)B750-20辊窄钛带轧机轧制的0.1×500mm宽幅钛箔材,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定,其性能指标达到钛及钛合金带箔材国家标准,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轧制出该规格钛带的公司。

据了解,0.05-0.10mm极薄钛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电子及新能源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钛金属的弹性模量低、回弹量大导致尺寸精度控制差,尤其是轧制极薄钛带困难重重,难以突破。

0.1钛带

据鸿舰公司机电分公司副经理马毅介绍,鸿舰公司于2019年底依靠自身力量建成B750-20辊钛带轧机,开始走上钛带自主轧制之路。

面对技术封锁与相关配套基础能力不足等困难,该公司组织相关人员不断进行自主探索与工艺攻关,先后解决了轧机精度不够等系列问题,并优化固化一系列工艺参数形成定型工艺,可根据用户需求成功轧制0.4mm到1.2mm系列产品,并用不到3年的时间突破了钛箔材生产技术壁垒。

“这为攀钢延伸钛产业链,打造基于钛及钛合金高端材料的高端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鸿舰公司负责人说。

鸿舰公司

“0.1mm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马毅表示,从7月12日成功完成0.1×500mm钛带试轧工作,实现极薄钛带生产历史性突破以来,目前已完成轧机能力验证及数据采集工作,“下一步将按照订单需求组织生产,并开展0.1mm钛卷的后续脱脂、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及终端产品性能检验检测,将继续在0.08mm和0.05mm的极薄钛带轧制技术,及与之匹配的相关工艺攻关,最终实现技术熟化固化和规模化稳定生产。”

(视频素材源自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