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地球会变成“热球”还是“雪球”?今冬会现极端严寒吗?首席气象服务官解释“无夏之年”为何酷热

图片

酷热! 袁婧摄

这个夏天,上海以7天超过40℃的高温,成为有测量数据以来第二热的夏天(最热的记载为1934年)。今年夏天为何酷热难耐?今年冬天会出现极端严寒吗?昨天,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做客海上科普讲坛,讲述气候异常的秘密。

海上科普讲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与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是今年推出的崭新海派科普品牌栏目。

今年夏天为何酷热难耐?

世界气象组织(WMO)最近发布报告称,今年7月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中提到,最近50年来,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热浪、高温、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将更为平常。

619.jpg

海今年夏天的极端高端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和稳定。”邬锐说。副热带高压是我国气候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它的影响下,相当于天空被“打开”了,万里无云。由于没有云反射太阳光,增暖作用加倍,导致热量堆积。

极端酷热让人切身感受到温室效应的巨大影响。相比于1850-1900年地球的平均温度,目前全球表面温度升高了约1.1℃,更可怕的是海水温度一直在上升,气候变化不容乐观。

今冬会出现极端严寒吗?

有观众提问,在经历了这几天的凉爽后,过几天热浪还会卷土重来吗?邬锐表示,不会。这是因为北半球已经转入秋冬季,太阳直射点往南移,相当于一个火炉渐渐没那么旺了,所以它也很难再形成副热带高压,因此大家不必担心。

不过,人们又要担心另一个问题,今年冬天会出现极端寒冷天气吗?对此,邬锐表示有这个可能,主要是已经出现拉尼娜的气候事件。所谓拉尼娜是指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下降的气候现象,按照监测数据来看,目前在太平洋中东部地区的海面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至少低 0.5°C,这意味着拉尼娜的发展还在持续。

“按照经验,出现拉尼娜现象有70%-80%的概率对应冷冬。”邬锐提醒大家做好准备。不过他也表示,全球气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并不存在板上钉钉的对应关系。今年初汤加发生火山爆发时,科学家还预测今年是“无夏之年”,但没想到今年夏天这么热。

未来地球会变成“热球”还是“雪球”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邬锐表示,随着气候变暖,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于是,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从而会导致干湿冷热原有的均衡状态被打破。

地球历史上曾至少出现过一次雪球地球事件,在大约距今约8亿到5.5亿年之间,那时地球表面从两极到赤道全部结成冰,只有海底残留了少量液态水。学术界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气环流紊乱和重要洋流停摆可能会导致地球走向“雪球”。

不过,也有科学家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数据库分析认为,超级火山(形成物种大灭绝的那种级别)爆发的间隔事件可能比原本认为的要短,约在5200年至4.8万年间,其中最有可能的间隔是1.7万年,只比人类文明时代(始于1.2万年前的农业时代)稍长一些。

邬锐认为,不管是“热球”还是“雪球”,地球总有回归均值的倾向,会形成新的平衡。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