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故事:任务重启 须泄出400吨火箭燃料 比加注危险百倍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有着一套略显发黄的加注防护服。在2020年北斗组网收官之战中,操作手穿着该套工作服圆满完成了全箭燃料泄回和加注工作,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伟大奇迹。

“凉山的腹地,航天的摇篮,我们在这里写下人生的志愿……”

这首《加注分队之歌》书写的是在最危险的加注岗位上,西昌航天人的忠诚与担当。火箭的主要燃料——氢氧混合物,只要0.019毫焦耳的能量,大概就是一粒大米从一米的高处落下撞击地面所产生的能量,就足以将它引爆;而常规燃料有着刺鼻气味、具强烈腐蚀性,挥发后冒着滚滚黄烟,令人不寒而栗。

加注岗位操作手周习震,就是这支“刀尖舞者”中的一员。

周习震是一名有着9年党龄的党员,在加注岗位已经干了12年。

2020年6月15日晚,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临射前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发射任务推迟。

技术问题很快被排查出来,但要重启发射任务,必须先将已经加注的近400吨火箭常规推进剂安全泄出。

燃料加注,极其危险。燃料泄出,比加注危险百倍。

关键时刻,超过半数是党员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加注分队扛起泄出火箭常规推进剂的重任,党员们还主动组成突击队。

分队党支部连续3天反复研究推进剂泄出技术难点,分析近500个阀门、1600米管道等设备设施状态,组织8次泄出演练,把泄出方案细化到分钟级,精确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口令,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

6月19日8时许,泄出氧化剂四氧化二氮的攻坚战率先打响。

第一个上塔实施前端操作的就是周习震。他与队友江一帆担当“尖刀”——第一组泄出任务,负责4个助推器以及火箭一级、二级加注活门与加注管路连接的第一道球阀,总共6个,分布在塔架的2层、3层和6层。

“我是党员又是业务骨干,不去打开第一道球阀,我不放心更不安心。”周习震说。

“开始Ⅱ、Ⅳ助推器氧化剂泄出!”

听到指挥员的调度口令,周习震双手紧握住加注阀门控制扳手,使出最大力气稳住扳手缓缓地顺时针旋转30度,随后俯身用耳朵紧贴着管道静静地听氧化剂流动的声音。40多分钟后,发射场确认Ⅱ、Ⅳ助推器氧化剂泄出完毕后,周习震和队友又立即开始实施Ⅰ、Ⅲ助推器氧化剂泄出……从9时一直工作到15时,加注分队党员突击队顺利完成氧化剂泄出工作。

事实上,从1992年“澳星保卫战”成功泄出400多吨火箭推进剂,到1997年“风云二号02星”任务成功组织低温推进剂泄出并再次实施加注发射……这支加注分队多次在火箭发射前临危受命应急抢险。

6月23日,伴随着轰鸣巨响,推迟一周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薄出熊熊烈焰,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飞向太空。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44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追根溯源,“背水一战”的奇迹背后,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航天发射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强保证。

(作者:黄国畅 胡煦劼 吕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