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两英烈 铁血铸忠魂

  9月16日,载有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及837件遗物的空军运2 0,降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桃仙国际机场。

  在837件遗物中,有一枚印章上的刻字还清晰可辨,为陈淑彬三个字。经查询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发现有一位名叫陈淑彬的烈士籍贯为山东省陵阳镇(现为陵阳街道)陈家河水村,生于1923年,牺牲于1951年,所属部队为志愿军25军73师38团。

  当天,记者来到莒县陵阳街道陈家河水村,走访调查发现,烈士陈淑彬确为陈家河水村人,他和另外一位陈家河水村烈士陈淑标是亲兄弟,两个人一起参加的革命,同在一个部队战斗,并先后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两人当时都没有结婚,没有留下子女。

  在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莒县烈士英名录》上面,记者找到了陈淑彬和陈淑标两位烈士的名字和参加革命的时间、牺牲时的时间、牺牲时的职务和安葬地点,并且还发现,陈淑标烈士在牺牲前就是中国共产党员,担任副班长的职务、荣立过四等功一次。

  从陈淑彬烈士家人提供的两张证书上看到,第一张证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颁发时间为1958年,上面写着牺牲烈士的名字为“陈淑彬”。另外一张证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发的“革命军人家属证”,证书上写着“陈喜庆的两个儿子陈淑彬、陈淑标志愿参加人民解放军,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的文字。

  “我父亲弟兄4个,陈淑彬和陈淑标两位烈士是我的二叔和三叔。我听我父亲说,当时我二叔和三叔积极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并先后牺牲在了战场上。最近从网络上看到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消息,在遗物中有一枚刻有陈淑彬的印章,我们家里人就非常激动,相信这就是自己叔叔的遗物。”陈淑彬的侄子陈常练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核实两位烈士的身份,今日对陈淑彬和陈淑标两位烈士的8位亲属进行DNA采集比对,进一步核实确认两位烈士的身份。”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赵国山说。

  “我二爷爷和三爷爷虽然牺牲了,但他顽强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工作,鞭策我们奋进。”陈淑彬的侄孙子陈维松说,每年清明节,他们都会去烈士陵园祭扫,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力量。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就经常盼着,什么时候能知道我两位大伯的确切消息,也好有个念想。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两个大伯牺牲的确切消息终于知道了。”陈淑彬的侄子陈常宗感慨地说。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致敬,陈淑彬和陈淑标两位烈士!(记者 解友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