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协作|82集团军医院为耄耋老人诊治罕见凝血系统疾病

时间来到国庆节假期的第二天,刺耳的鸣笛声伴着一辆救护车疾驰驶入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紧接着,一位患者家属拿着四管血小跑来到检验科急诊检测室的窗口,“大夫,请帮忙快一点,谢谢......”患者家属满是焦急地说。“好的,没问题!”值班员孙克边说边把“血”接过来,签收、扫码、离心、上机检测有序展开。

image.png

四十分钟后,患者的结果出来了,凝血检测结果极度异常,其中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两项结果明显升高,已达到危急值的标准。孙克立即拨通了血液病区的值班电话(患者因为病情较重,此时已经从急诊科收入了血液病区)。该病区刘贵敏医生接听电话后,孙克首先向刘医生报告了危急值,之后又详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刘医生坦言,这是一位九十四岁的老年女性,因为血尿、全身多处瘀斑瘀点收入院,患者并未应用抗凝药物,基础状态较差。因为刚刚收入院,很多检查待完善,出血原因待查。挂断电话,孙克看着患者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陷入了沉思,APTT与PT明显延长,其余两项正常,引起此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何快速鉴别诊断?孙克想到了纠正实验,这种实验平时并不常用,做起来也是耗时耗力,但是为了能够给临床有价值的实验室信息,孙克来不及下班,就立马展开给患者加做该实验。两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孙克第一时间向检验病理科刘婷主任和党京丹主任做了汇报,经过分析,一致认为血液中可能存在抗凝物质或者共同途径的凝血因子抑制物,并把这个结果反馈给了刘贵敏医生。

image.png

之后,刘贵敏医生为患者完善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经过对症处理,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刘婷主任也第一时间联系了可以做凝血因子检测的兄弟单位实验室,孙克根据患者在该实验室的凝血因子结果,建议实验室对患者血浆加做了倍比稀释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血液病区李四强主任和刘贵敏医生最终将原因锁定为共同途径的凝血因子抑制物V或(和)X引发的凝血异常。通过外送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患者V因子抑制物滴度明显升高,最终诊断为获得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诊断明确后,李四强和刘贵敏根据患者情况精心制定诊疗方案,并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病人最终转危为安。患者家属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他拉着李主任的手激动地说:“看病还得相信咱们部队医院”。

血液病区李四强主任说:“获得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国内文献报道仅为个位数。此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强,可以无症状,也可以发生致命的出血,这次患者能够快速诊断,得益于临床与实验室通力协作,今后我们还要加强联合,不断开拓进取,用精湛的医术持续为驻地患者服务”。

总监制 李会斌
副总监制 陈芳
撰稿 党京丹 黄克楠 曹瑞
编辑 刘贺田
审核 赵芒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