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不竭动力

近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织领导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培训,在广大航天人中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蕴含着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要求,他们将牢牢把握“现代化”这一核心关键和本质特征,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的不竭动力。

驻地新冠病毒感染处于快速“爬坡”期,航天发射任务不能停。年终岁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人承压奋战、连续奋战、坚守奋战。年度航天发射任务进入冲刺阶段、西昌文昌两场任务高度并行、高密度任务和疫情防控带来双重考验……面对风险挑战,该中心航天人向疫战向天行,全力确保今年任务“满堂红”,明年任务“开门红”。

“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中心的具体展开。”该中心技术部系统工程师陈少将表示,“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是‘最先进、最前沿、最有前景’战略定位的鲜明特质,我们必须当先锋、打头阵、走前列,把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作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的关键性指标和战略性抓手,体系推进、全面推进。”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场,是我国深空探测的重要桥头堡,在我国航天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11月12日,在圆满完成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后,发射场科技人员又紧张投入下一发任务备战中去。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三舱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在参加培训后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感到,高质量发展也是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六大领航行动、六大岗位行动为抓手,全力推动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生成。”

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廖国瑞领衔的技术室,承担着为火箭控制系统测试的重任,控制火箭精准入轨。组建12年,他们先后执行21次航天发射任务,更是在空间站3个舱段与4艘天舟飞船任务中屡建奇功,被大家称为“梦圆天团”。

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在该中心西昌发射场,科技人员正利用任务间隙,紧锣密鼓实施完成了一个个改造项目,有效提升了设备设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蓝图绘就,使命催征,作为中国航天发射的‘国家队’‘主力军’,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紧紧抓住中心第三次创业机遇期,推动西昌发射场高质量发展,能力跨越式提升。”01指挥员张润红表示。

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据悉,未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任务具有单发质量大、年发次数多、投送距离远、发射适应广、技术集成高等鲜明特征,中心党委坚持以航天技术现代化为驱动,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党委工程,加快提升西昌、文昌发射场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采用“领域+专项”方法,以新型火箭、新型任务、新型工程为牵引,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如期完成;采用“指挥+技术”方法,深化“1+M+N”运用,实现航天任务圆满成功、连续成功、发发成功目标;采用“应用+科研”方法专题研究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攻关课题,落实抓好一批关键性、通用性、实用性研究项目,推动航天发射测控综合能力提升……一套套“组合拳”,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三次创业打牢坚实基础,为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蓄势赋能。

“后续,我们将以‘发射场革命’为指引,聚焦航天发射任务急需,依托航天发射场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射场超算中心和各类试验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软硬件迭代改进,持续提升核心技术对航天发射任务的贡献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领导表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文 通讯员 黄国畅 胡煦劼 屠海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