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河海大学疏浚团队教师在疏浚船舶的自主无人控制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日期: 来源:未来网高校收集编辑:未来网高校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疏浚团队魏长赟副教授在疏浚船舶的自主无人控制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

  绞吸挖泥船是港口航道建设的国之重器。目前绞吸船的挖掘-输送过程控制严重依赖驾驶员的经验和手动操作,面临的难题包括,挖掘-输送过程工序冗繁、劳动强度大,夜间长时间手动操作容易驾驶疲劳,时常引发安全事故;手动操作的经验依赖性强,驾驶员操作水平良莠不齐,优秀驾驶员的操作经验难以积累和传承;海上作业远离陆地,施工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企业招工日益困难;海上绞吸船装机功率通常可达上万千瓦,其挖掘-输送过程的能耗占比超 90%,手动操作难以充分发掘设备效能,导致产量低、能耗高。

  针对挖掘作业过程的自主控制,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离线强化学习控制方法,利用人工手动操作的多源异构时序数据,采用栈式降噪自编码器进行数据清洗,建立基于卷积网络的状态转移预测模型,进而实现多任务场景下最优操控策略的学习控制(Wei et al.,2023)。

  针对挖掘作业过程的自学习控制,由于常规的强化学习控制方法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次的试错学习,训练时间长,无法直接应用于工程装备的学习控制。对此,建立基于挖掘作业性能的优先级采样策略,提出映射共有特征空间的专家操作经验融合方法(Wei et al.,2022)。

  针对绞吸船长距离管道输送粗大颗粒时容易发生堵管的难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泥沙输送管道流速稳定控制方法,建立了绞吸船管道输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约束条件,通过阶跃响应实验和稳定流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泥沙管道输送时的抗干扰能力(Wei et al.,2021)。

  魏长赟副教授以“疏浚船舶的自主无人控制”为主题,在国际权威SCI期刊《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Ocean Engineering》上连续发表3篇第一作者论文,论文主要合作者是英国卡迪夫大学自主无人系统实验室主任Ze Ji教授。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3138)、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CZ20210027)等项目支持。(通讯员:河海大学 张春平)


相关阅读

  • 光明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重磅发布

  •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漫步在光明城区大街小巷,宽敞干净的主干道、整洁有序的街巷,空气中弥漫着小叶紫薇花香,令人惬意。近年来,光明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环
  • 长岭镇多举措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

  •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连日来,莒县长岭镇通过排查底数、严格管控、专项执法、强化培训等措施,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有效防控安全风险,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聚焦
  • 户外作业人员辛苦了!可千万别“热着了”!

  • 虽然已过立秋,但余热未退。初秋时节,仍需警惕中暑发生。近日,在长沙工作的陈先生就因户外作业导致重症中暑,被家人紧急送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急诊科,所幸经
  • 我国针对特定环境潜水领域填补多项行业空白

  • 记者8月18日从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获悉,《潜水及水下作业通用规则》于当日再版发售,主要针对特定环境潜水部分空白领域进行增补,填补了我国高海拔潜水、有限空间潜水,以及有毒

热门文章

  • 国防与个人的关系

  • 中国人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古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重视程度来看,国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古代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数量,质量,武器的

最新文章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全国优秀研支团高校项目办

  •   7月28日,在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派遣活动的出征仪式上,团省委书记徐永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颁发“2022-2023年度西部计划全国优秀